首页 -> 2008年第2期
想象从课堂教学开始
作者:李 焰
什么是创新能力呢?创新能力就是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创造新东西、新形象的能力。科学是最富于创新的,科学的发展又离不开创新。要想成为优秀的科技人才就应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具有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创新能力。那什么是想象呢?想象是个体在客观事物的影响下,在言语的调节下,对人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从而产生新表象的心理过程。
人们的想象力对推动社会进步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没有丰富的想象就不会有科技的进步,不会有飞机、轮船、卫星,不会有牛顿定律、相对论;没有想象,就没有多彩的文学,就不会有屈原和李白,不会有《嫦娥奔月》、《夸父逐日》,不会有《西游记》、《聊斋志异》。正因为如此,注重想象力的培养,已经成为目前先进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学生的想象力在于后天的培养,而应试教育严重压抑和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课堂上老师很少去启发学生问“为什么”,缺少自由主动地讨论,很少有学生驰骋想象、自由发挥的机会;学生回答问题,必须循规蹈矩,符合规定的标准答案。这种教育现状,造成了学生想象力枯竭,思维定势单一。
面对高科技的信息时代,人类需要的是丰富的想象力和巨大创造力。身为教育工作者,要从改革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入手,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鼓励他们独立思考,使之成为综合素质良好的一代有用人才。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可采取如下方法:
(一)注重联想,发展想象力
心理学研究认为,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由另一事物想到又一事物的一种心理过程。联想可以打开思路,使学生开阔视野,由此及彼,从中得到启发。丰富的联想能使思维更加活跃,从多方面、多角度地去思考问题,这是学习的一种基本功,是探索、发现和创新的前提。联想有利于扩展思维面,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而数学中的联想就是根据题目中的一个或两个已知数量的意义联想出一个或几个新的数量。再根据新的数量与原题中的有关条件或新的数量关系,联想出若干个新的数量。随着联想的不断深入,新的数量将不断增加,根据联想的结果就可以直接解应用题了,也可以使原题改变,使之成为一道或多道新的应用题。联想的过程就是理解和弄清条件与条件关系的过程,也就是找解题方向的过程。经常进行此种联想的训练,就能把较难的题变得容易,使学生找到解题的钥匙,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开阔学生的思路,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
(二)以生活实例为原型,启发联想
想象是创造的源泉,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创新教育中最常用、最有效的一种方法。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在某些知识点上启发学生进行想象。数学教材中有些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是教学中“老大难”问题,于是可采用“以生活实例”为原型,启发联想,深化理解的方法来突破教学难点。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为原型展开想象,加深了对难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促进了学生逻辑思维的形成,同时也帮助学生创造出了一种学习的方法,学生再遇到这样的问题时会很自然地想象到生活中的实例来深化理解,发展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三)几何知识诱发空间想象
空间想象是培养创造力的基础。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几何初步知识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感知是人们活动的最初阶段,要让学生识别几何图形,可以通过对事物、模型、图形的观察、触摸,形成大脑对当前事物的反映。由此可见,感知是认识图形的基础,感知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建立。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感知活动,创设条件让学生充分感知。学生学长方体时,教师引导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各样的长方体,如药盒、粉笔盒等实物进行观察、触摸、感知,在头脑中形成长方体的表象。接着老师把所有的长方体实物收起,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生活中的哪些物体的外形是长方体的。这样的教学过程顺应学生的心理特征,体现了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四)应用题中的再造想象
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是通过文字描述的,语言简洁,数量关系比较复杂,条件比较隐蔽,这对学生的解题造成了障碍,因而不能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想象活动在帮助学生分析应用题的数量、条件、因果关系的过程中,通过判断、推理形成了正确的解题思路。在教一年级应用题时,教师先在大屏幕上出示了一道应用题:“停车场有36辆汽车,开走了一些后,还剩下30辆,开走了多少辆?”然后先让同学读一读这道题,有个初步的感知。接着老师请一名同学为大家读这道题,请其他同学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题目中所描述的画面。读完这道题后,同学们各抒己见地争着回答。教师再在大屏幕上画出本题的线段图,进一步地加深学生想象的结果,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总之,创新教育已经成为21世纪中国教育发展的主旋律。数学教学活动中蕴含着无穷的创新要素,身为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更新观念,运用数学教学的优势,充分挖掘教材和教学过程中的创造因素,在创设宽松教学环境的基础上改变以往传授性的教学模式,坚持以启发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