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分层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作者:刘天广




  如何在新课改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大面积提高学生成绩,是摆在广大英语教师面前的突出问题。下面介绍一下笔者在平时教学中积累的主要方法“分层教学法”。
  
  (一)分层教学的基本策略
  
  1.学生分层。按照学生的大致情况分成A、B、C三个层次。A层为上层生(20%);B层为中层生(50%);C层为下层生(30%)。这三个层次可以根据学生完成练习的动态变化互相流动。进步了,就进入上一层,退步了就到下一层。这样对于C层生,可以激发他们的信心,促使其成为B层生;对于B层生,又让他们认清“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形势,从而自觉学习;让A层生在确保自己优势和不断进取的同时充当“领头羊”,帮B、C两层学生取得进步。
  2.施教分层。课堂教学分层是分层教学中最难操作的部分。通常,可以把课堂教学内容分别标上“一星、二星和三星”,要求A层学生掌握全部内容,B层学生掌握标有一、二星的内容,C层学生掌握标有一星的内容。当然教师要鼓励学生挑战高一层的知识,以获得“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成功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活动小组分层。
  (1)活动小组的组建。按学生的层次把他们分为若干个活动小组,以便开展内外练习和辅导活动。比较有效的分级方法是以同组异质为主,临时同质为辅。同质建组在分组之始可能起点大致一样,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同质就会产生分化,表现出水平、速度等方面的不同。要让教师及时的把学生归入适当的组别中是有困难的,而且同质组中的学习困难生往往越来越没有学习的自信。这就是所谓的“标签效应”。因此,通常不用同质组来进行分层。一般来说组内包含不同层次的学生,层次高的学生可以帮助层次低的学生达到完成练习的目的。为了避免层次低的学生对层次高的学生产生依赖性,每隔一段时间(例如每两周),以临时同质组的形式进行课堂练习,以测试学生的掌握程度。
  (2)分层测练的设计。分层练习的设计宜呈阶梯上升。课本题,指基本照搬或稍做改动的课本练习;所谓迁移题,指与课本上习题题型相同,难度相同内容相异的习题;所谓提高题,指有相当难度的练习。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策略:A层:多自学,挖潜能,快速解题,整理规律;B层:多鼓励,勤反馈,快速批改,互助订正;C层:低起点,降难度,当天面改,逐题弄清。
  分层测试设计为同卷分做和分卷分做。同一张卷子的题目由易到难,各人按自己认定的层次做一定量的题。各题题号前均标有星级。学生做题时一目了然,也可以挑战自己做一些越级题。当做对了一些越级题时,学生也会受到一种莫大的鼓舞,激发了战胜欲。有时也编印三份不同的练习供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其层次可由学生预先挑选,教师认定。
  测试题的编选应遵循以下的原则:①强化训练原则。为了让学生巩固加深理解某一类词汇、某个句型或为了突出某个内容。分层练习的训练题可以集中于一点,尤其是C层学生用的训练题,以做全方位强化训练。②滚动训练原则。要使学生做到新旧知识连贯,减少遗忘,不断积累知识以至逐步完善,在编选训练题时应该编选一些新旧相通的练习,作滚动式迁移训练。这种方式对B组学生尤为适合。③多样训练原则。为了防止机械性重复训练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分层训练题应当多样化,可以从听、说、读、写各个角度,用单词、句型、对话、短文等各种形式进行训练。还可以有体现机械性、复习性、活用性、能力性等的综合题型。具体来说,同一组题目可以有易有难,同一个题目可以从不同角度提问,供学生挑选。
  4.课外辅导分层。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这种补充不应该是课堂的延时,更不能变相增加学生的负担,而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针对性辅导。对B、C层的学生,可帮助他们找出学习困难的症结,检查他们在知识上的缺陷和漏洞。特别是在新知识的学习上,应对他们加强“监控”,确保他们不掉队。还可以针对不同特点进行学法指导,不断激发并强化其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对A层的学生,则主要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在掌握好书本知识的前提下指导他们阅读课外书籍,拓展文化背景知识,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和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分层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师生达成共识。分层教学首先要求师生认识到个体间客观存在的差异(individual differences),同时要求老师对学生、学生对自己能做出客观、正确的评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真正准确定位,进入角色,避免“标签效应”给B、C层学生带来自卑感。
  2.加强学法指导。B、C层学生学习效率不高大多是学习方法不得当、自学能力差造成的。所以在分层教学时,老师要注重教法,更要研究学法,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使学生找到适合自身的特点的学习方法。
  3.持之以恒。分层教学对教师备课、批改作业以及编选练习题提出更高的要求,费时费力,缺乏连续性就不可能达到预想的效果。
  总之,只要持之以恒坚持下去,分层教学法一定会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达到预想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