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作者:顾西凯




  语文课思想性强、知识面广,它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基本形式,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语文课含有极其丰富的德育因素,九年义务教育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视野,注意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不管是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大纲》还是《语文新课程标准》都阐明了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任务和要求。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渗透。
  
  (一)文道结合
  
  思想性是知识的内在属性,思想性和科学性是互相融合、互相渗透在一起的,因此结合教材进行思想教育就要文道结合。
  要密切结合语文知识来培养道德,不能游离于教材之外进行道德教育,要坚持道德教育与语文教育统一的原则。这一原则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征和本质,又反映了语文教学中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德育和智育统一的根本要求。这一原则反映在教学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教学的各个阶段,能否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这一原则,是关系到语文教学目的能否实现的一个根本问题。
  渗透是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特点,就是教师在挖掘教材所蕴含的思想内容的基础上,从正面或侧面通过某具体形象的讲述和分析让学生分清是非、辨别善恶,不断地提高思想认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要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如阅读、作文教学,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熏陶。例如上《悬崖边的树》这一课时,学习目标中的思想目标,让学生思考作者借悬崖边的树讴歌了怎样的人生。学习过程中,通过让学生了解作者曾卓一生坎坷的遭遇,来激励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然后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悬崖边,和这棵树一起欢乐,一起忧。最后使学生深刻地领悟到这篇课文实际上是在借物喻人,希望每个人如果真的有一天走到悬崖边的时候,应该乐观、倔强、坚强不屈,做一个生活的强者。
  
  (二)深层挖掘
  
  语文教材包含的思想内容十分广泛,有的赞美祖国大好河山,有的培养学生具有诚实正直、自尊自爱的精神,有些教材的编写忽略了思想教育的因素,面对这一问题,切不可只作空泛议论、穿靴戴帽的所谓“思想教育”。语文课在思想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教师必须深挖教材中内在的思想性,从深层次上挖掘。
  语文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内容,不像政治、历史那样直接显露出来,而是隐藏在字里行间,附着在文中描述的人物形象里,贯穿于文章叙述的事件中。例如写人的记叙文,是通过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这种思想感情就是思想教育的内容;写景抒情的记叙文,作者抒发的感情就是思想教育的内容;说明文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相应的认识事物的方法,这就是思想教育的内容;议论文所表达的观点就是思想教育的内容;散文里的“神”就是散文里思想教育的内容;小说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就是思想教育的内容。
  当然除了每一种文体的各自特点外,还要针对不同的文体善于找题发挥。即针对每一篇文章的具体特点,教师要善于发现,寻找一些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素材(诸如名人名言、历史典故、或相关文章等),在授课中注意穿插进去,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此同时因势利导,从中点拨其思想内涵,让学生自觉地接受思想道德教育;要善于借题发挥,即巧借学生引发的话题,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在课堂中常会有不少出乎意料的问题出现,比如学生的突发性问题,有意识的恶作剧等,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能随机应变,处乱不惊,并及时抓住时机,变被动为主动,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正面引导学生,并结合具体情况巧妙地借用其引发的话题,做进一步地发挥,让学生在思想道德意识上明白某种道理,澄清某种错误或偏激思想,从而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要善于寓教于乐,即在学生的课外活动、课外实践或语文实践活动课中,根据实际情况,把语文学科中的相关思想道德内容灵活地穿插进去,对学生心灵循序渐进地施加影响,使他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气氛中自觉地接受到某方面的思想道德教育。
  要准确把握每课思想教育要求,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提高语言文学水平、思想觉悟和思想修养,多方面掌握政治、思想道德、心理等方面的知识,否则就不能很好地完成德育教育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