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把握“小栏目” 用好“小栏目”
作者:邓新明
(一)把握“小栏目”,应注意“四度”
1.梯度。有些“小栏目”中的问题,难度比较大。对此,可以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地将其分解成几个小问题。如初三政治教材中第23页“名人名言: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对于这一名言,可以分解成5个小问题:①什么是生产力?②生产力包括哪些要素?③这是邓小平同志在什么情况下提出的?④这句名言说明了什么?⑤这句名言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影响?这样把“小栏目”的内容,由一个大问题分解成有一定梯度和内在联系的五个小问题,掌握起来比较容易了。
2.广度。有些“小栏目”中的问题,覆盖面比较小,为此,应注意在广度上下功夫。如初三政治教材第59页中的“忆一忆:在我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如何变化的?”对于该问题,仅仅回答相应的内容还不够,还应开阔视野,培养自己质疑问难的能力。不妨扩展一下,再联想几个问题:①在阶级社会中,各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②阶级矛盾是不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这样,知识面就拓宽了,知识也容易学活。
3.深度。有些“小栏目”提出的问题,在深度上还有发挥的余地。如初三政治教材第67页中“说一说:你所居住地区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什么?”本问题是在学习了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形势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因此,对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应再深入一层,不仅要指出环境问题,还要指明造成环境问题的原因,从而培养自己良好的环保意识。这样,学习又深一步。
4.高度。某些“小栏目”提出的问题,有时还停留在事实本身,应将其上升到理论高度,并进一步运用新情境、新问题、新事物之中。如初三政治教材第53页中“忆一忆:20多年间,我们家庭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这里不仅要回答家庭自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变化,还应进一步引申,得出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并结合自己家乡和家庭情况进行分析,这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二)分析“小栏目”,发挥其作用
“小栏目”在加强启发式教学方式的作用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适合学生身心特点。初中阶段的学生,思想活跃,接受能力强,这些年龄都在12~15岁的孩子,抽象逻辑思维虽然日益占据主要地位,但这样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属经验型,尚需直观、具体的感性经验的支持,很难理解课本中理论性很强的内容。而“小栏目”正是适合了初中生善于思考,可塑性强的特点,只要教师能充分利用,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推进素质教育,实现“以人为本”。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渠道,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坚持素质教育的方向,不仅要重视学习什么,更重要的是要怎样学,以什么态度和情感来学。而教材中“小栏目”的设置是推进素质教育,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好方法。例如初三政治教材中第137页中“说一说:你准备怎样正确对待就业和升学?”在教学过程中,可先让学生朗读清华大学水利系学生的例子。然后让同学议一议,进而为什么能够做出奔赴大西南的决定,进而总结是为了祖国的需要,实现祖国的利益。然后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如何正确对待就业和升学之路?从而得出应正确把握成才目标——从社会需要、人民的利益和实际出发。通过同学们议一议、说一说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了解,达到了教学目的。这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变教师单方面传授为师生共同探讨,就“灌输”为启发诱导,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探索思考,最大限度使学生动脑、动口,培养他们主观参与的能力。
3.体现“寓教于乐,寓学于乐。”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而逼迫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才会身心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主动积极追求知识,探索科学奥秘,去想象去创造。教“人生难免有挫折”时,可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挫折是哪一次?”一上课,就将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吸住。此时,同学们可能会列举许多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障碍,如考试成绩不好、生病、挨批评等。教师可指出,这一切仅是日常用语中挫折的涵义,而真正心理学上的涵义是什么呢?从而引导学生继续“说一说”的第二个问题——“当时你的心情怎么样?”继而总结,人们遇到某种困难、干扰、障碍、遭受损失都会产生各种情绪,而这种情绪即心里状态就是挫折的涵义。紧接着,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同学们“想一想”——以自己某一次挫折为例,分析发生这次挫折的原因是什么?让同学充分地发言。教师把同学们谈到的一堂课,通过“说一说”、“想一想”的三次提问,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掌握了本课的主要教学目的。这种教学方法,老师也教得轻松。能正确、充分地利用“小栏目”,确实能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
4.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政治考试由过去重试知识的理论程度变为更加重视考查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这就要求学生要全面、系统掌握教材知识的前提下,还要能较强的审题判断、分析说明、综合概括表达能力。例如2006年某省中考政治试卷中第20题:某县风光秀丽,自然资源丰富,但经济基础薄弱,人口压力大,教育滞后,赌博、封建迷信等风气盛行,山区的部分群众仍没有摆脱贫。在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该县抢抓遇促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①加快对现有企业的改革步伐,创建工业园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高薪聘请企业管理人才和技术人中。②关闭林区中几家污染严重的造纸厂;引导山区群众发挥山区优势,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产品。问:上述两项措施是否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请运用所学知识加以分析说明。结合该县县情,对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你认为该县还应采取什么措施?这里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审题判断、分析说明、综合概括表达等能力的考核。也就向政治教师提出了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教师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学生学会,而且教学生会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教学内容让学生参与梳理,规律让学生参与总结,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政治课中“小栏目”的设置,其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会学”素质,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对于这些问题的处理,教师应“权力下放”,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想一想、查一查、忆一忆、说一说,然后自己分析归纳。只有这样,学生才真正“会学”,从而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正确把握“小栏目”,善于运用“小栏目”,将会丰富教学手段,激活课堂教学,使学生“会学”,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政治素质,从而使政治课教学更加趋于素质教育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