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默读静思 品悟隽永

作者:吴爱美




  山 ,因为有高低起伏而壮丽;海,因为有平静与波澜而壮阔;旋律,因为有舒缓与激昂而悦耳;朗诵,因为有抑扬顿挫而动听……万事万物均是在矛盾的统一中存在,因矛盾的统一而美丽。极具人文性的语文阅读教学也应具有这一矛盾的统一。
  语文课堂应是“动”与“静”的和谐统一。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充满了“动”。听,课堂上充满着琅琅的读书声和此起彼伏的讨论声;看,教学过程中设计的极具个性的表演及形式多样的作品展示……这一切,使平静的课堂变得“热闹”,使单调的课堂变得“生动”。冷眼看这“热闹”与“生动”,会看到学生的“动”只注重形式:一方面,参与活动的对象只是几个优等生,大部分只充当陪客、听众而已;另一方面,学生思考不深刻,往往问题一提出,学生就举手发言,但说的是对文本浅尝辄止的理解。究其原因,实是课堂上“动”有余而“静”不足。一堂课中,教师为了活跃气氛,想方设法让学生“动”起来,一旦教室里无声,总觉得“冷了场”。因此,往往学生默读思考的时间不到一分钟便让“交流”开了场,结果便是浮于表面的肤浅的交流。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养成了浅尝辄止的不良学习习惯。
  在笔者看来,“静”是“动”的和谐共振体,“静”是“动”的前提与基础。作为高年级的语文课尤其不能少了“静”——默读静思,也就是让学生潜心课文,边默读边思考。笔者以为语文课首先要有语文味,即“静思默读、动情诵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写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而“静思默读”乃是众味之首、众味之本。朱熹在《读书诀》中有这么一段话:“看文字须要入在里面,猛滚一番,要透彻,方能得脱离。”即是让学生学会默读,开动脑筋,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粗取精、从现象到本质的思考加工过程。由于默读速度由读者自己控制,这就有利于读者边读边想,遇到重点、难点之处,可回过去反复多读几遍,加以体味,还可以停下来思考一番,进行质疑、解疑,待明白后,再读下去。而对于次要之处,则可以扫视而过,作大致了解。这样就利于抓住重点,把握整体,通过比较、分析,发展了思维,提高了阅读能力。因此,作为高年级的语文课尤其不能少了“静”,默读静思即让学生潜心阅读,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
  
  (一)默读中品词
  
  课堂上,笔者经常指导学生在默读的时候,用“换词”的方法品味词语。把句子中需要推敲的词语,让学生换一个词试试,两相比较让学生品味出哪个词语好,并说出理由。《小镇的早晨》第一自然段有这样一个总起句:“小镇的早晨是恬静的。”教学时,可要求学生每人把“恬静”一词换成意思相近的词,再比哪个词最恰当。于是,“寂静”、“宁静”、“幽静”、“安静”、“平静”等词语纷纷出现。此时要求学生用这些词替代“恬静”,静下心来默读比较。有了充足的时间和宽松的空间,学生沉醉于字里行间,潜心会文,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最终体会出最好的用词还是原文中的,因为它既突出了静的特点,又展现了一种美。学生在默读静思中理解了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
  
  (二)默读中悟境
  
  教学过程中,初读感知后,要让学生静思默读,特别是情感型课文,更要重视运用静思默读。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学《钱学森》一文时,当学生初读了课文后,教师这样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刚才我们已经把课文读了两遍了,可是学语文一定要靠读。因此,现在老师还是请大家读课文,不过这一遍要求提高了,读完后要谈一谈自己的想法。建议大家默读,这样便于思考,可以在你认为有想法的地方勾勾划划。”学生默读静思,思绪随着文字穿越时空,驰骋于文本的意境之中。正是有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潜心会文,才会有精彩动情的感悟,心有灵犀的共振,激情飞扬的演讲。
  
  (三)默读中动情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几乎成为朗读课文的统一要求。 “请带着高兴(悲伤的……)的心情读”、“声音低沉些”、“把这几个字读重些”等语句在每堂课上都会听到,在教师这些朗读技法的指导下,学生也会读得像模像样,但因缺少童心童情的融合,那朗读就显得装腔作势,而非情感的自然流露。真正意义上的朗读是学生凭借语言文字还原语言形象,理解语言内涵,体会语言情感的复杂的心理过程。学生通过默读批注,会真切地感悟文章的情感,会与作者、与文中人物“三心相通”。自然储备蓄足了“情感”,言为心声,自然能用声读出自己的“心”,用声传递自己的“情”。试想,学习《船长》时,感受不到哈尔威船长的沉着机智与一心为他人着想的品质,又怎能读出对他的敬佩之情?学习《第一次抱母亲》没有感受到“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又怎能读出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只有在默读静思后,学生的情感才会自“燃”,饱含自“燃”的情感去朗读,即使音质不甜美,音调不标准,同样会打动人心!
  鸟鸣林深处,蛙鸣溪间里,月静春山空,柴门闻犬吠。这份清幽,这种意境,不能仅存于诗中,应该成为教学现实。给学生一个宁静的时空,让学生细细地品读,静静地感悟,默默地思考。让课堂张弛有度,“读”、“阅”并举,动静相宜,实为新课堂应有之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