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正确看待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作者:谢正欣




  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课堂教学扩大了容量和空间,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这种教育技术的优势是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它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没有的趣味性、直观性,可以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从而更容易达到教学目的,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因此多媒体辅助教学逐渐成为目前教学技术手段的主流之一。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老师把多媒体技术奉为神明,认为运用多媒体课件就是体现了新课改精神,只有运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才算是一堂好课。所以就出现了许多为了使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的课,使课堂教学偏离了新课标中正确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基本理念,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在教学中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应该掌握一个适当的“度”,也就是要使用得恰到好处。教师不应该有一种错觉:认为在教学中使用现代技术越多越好。因为,在传统的教学手段中,有许多是简单易行、实用有效的。如果某些传统教学手段简单而实用,效果不亚于现代技术手段,我们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呢?我们追求的是高质量的教学效果,不是攀比教学设备的高精尖。
  
  (一)反思一:多媒体教学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
  
  多媒体的运用只是一种形式,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模式。有的教师认为多媒体课堂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所没有的优势,每节课必用多媒体,特别是公开课或示范课,好象不用多媒体就不能算是一节好课。有的地区要求评优课一定要用多媒体课件,对广大老师来说是一种误导,使老师们变得盲目。比如教师运用语言可以达到的效果,却设计成多媒体文字;教师能够现场进行实物展示却要录制成光盘在电脑中播放;课本上印得清清楚楚的插图:名人名言等相关链接小栏目却扫描成课件。这样做不是舍简就繁、避易就难吗?老师在教学中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过分强调多媒体教学的优点,而忽视了传统教学模式简洁明了、方便易行的优势。只有把传统教学手段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反思二:多媒体教学不能只注重形式而忽略内涵
  
  多媒体教学是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影像于一体的辅助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教师不应该为了画面而设定画面、为了情景而设定情景。如果教师一味追求课堂上教学过程的“奢华”,讲究声音、录像、动画和投影,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运用感官感受教学内容,追求知识传授上的“大容量”,最终不仅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把学生搞得顾此失彼,降低了课堂效率。所以有的课表面上热热闹闹,让学生大开了眼界,可实际效果却一般。过分地依赖多媒体教学手段,势必就会使学生失去探究知识、培养能力的机会,把课堂教学变成了纯粹的视听,背离了课堂教学本体。
  
  (三)反思三:多媒体的应用不应该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学生则是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很多老师从组织教学到基本训练,从新授到巩固都制成了课件,教师成了电脑的操作员。这样做不仅削弱了教师的教学艺术和临场发挥能力,也剥夺了学生参与和交流的的权利,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和发展空间。众所周知,一堂好课应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的统一,传统教学中教师充满感情的讲辞,对学生鼓励的眼神是电脑永远替代不了的。每位教师的个人特色、特定的教学语言、教态、板书和应变能力是自身最大的财富。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要有一个科学的设计,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要给教师留有自由发挥的余地,要给自己留有参与和交流的空间。课件不能禁锢教师的教学行为,束缚学生的想象力、联想力,切勿舍本逐末,忽略了教育教学的本质和目的。课堂不再需要绚丽多彩的动态画面作支撑,而应依赖教师自身的调控驾驭教学。
  
  (四)反思四:多媒体教学应该注意合理性
  
  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必须为教学目的服务,必须有助于突破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否则就没有必要使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能把抽象的、难以直接用语言表达的概念和理论以直观的、易于接受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些都是多媒体辅助教学中研究方向。多媒体课堂教学绝不能只停留于表面,用电脑屏幕代替板书和老师的语言、用录音代替老师的讲解。这些形式都是不可取的。形式服从于目标,方法取决于内容,不管采用什么教学方式与手段,都必须要有明确的针对性。所以在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辅助教学时要多思考一下如何运用多媒体。高水准的课堂教学不仅体现为教学形式的丰富,更在于丰富教学形式所隐含的鲜明意图。多媒体课件具有形象性、趣味性,可以适当应用,但是这种高科技手段所具有的模式化特征,大大淡化了课堂的真实情感,也缺乏师生的情感交流与双向互动。因此,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才是多媒体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和着眼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