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数学教学对学生思想方法培养的思考

作者:李定平




  我国数学教育有着光辉的历史和辉煌成果。在长期的实践中,我国古代就己形成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数学教育思想,如数形结合、虚实相补、有限和无限对立统一的朴素辩证思想等数学思想以及算法化、模型化、数值化、离散化等数学方法。根据多年教学实践,要提高数学素质,就一定要实施数学思想教育。数学思想教育的实施及在教学中的渗透已成为现代人才的基本素质之一。
  
  (一)数学思想与方法的培养和渗透
  
  数学教育有多种教学环节,下面就新课教学、习题巩固、作业反馈等方面谈谈在思想教育方面的实践和体会。
  1.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思维”。课堂教学是教师完成“传道授业”的主要形式和手段,课堂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传统的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学习方法、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很是欠缺。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就必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以往,教师只担任学生求知的引路人和指导者,在新课的传授中,只要求将知识的层次、逻辑及系统性讲清楚,不出现一些科学性的错误,但这只是停留在知识的灌输上,还远远不够。教师应在知识的来源、知识的引导启发上下功夫,使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步骤地调动下自己动脑,达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的目的。例如在推导棱的中截面公式时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类比,培养联想推比意识,可问:“梯形上下底长分别为a,b,求中位线长c=?”得c=(a+b)/2。现把梯形改为棱台,两底面积分别为A、B,中截面的面积C=?学生很容易得出:C=(A+B)/2,显然这是错误的结论,尽管类比出了错误结论,但学生通过“主动思维”实践在错误中将问题认识得更深刻,这比一开始就给出公式然后证明要好得多。中学阶段的一系列数学思想,如类比、猜想、递推、分类讨论、数形结合、转化与化归,函数与方程等都可由教师在课堂上结合教材、教参灵活的引导渗透,让学生在学知识中获得思想,通过思想来巩固知识,达到知识与能力并进的效果。
  2.不仅送其以“鱼”,更应投其以“渔”。“渔”者,数学方法也。数学教学必须要有习题课。学生在学到一部分知识之后,一般只停留在表象的认识上,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习题课给出解题思路、方法,做出解题示范,即投其以“渔”。而在以往的教学中一些老师往往只注重就题论题,只注重送“鱼”,却忽视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引导,这就好比工人师傅在带学徒时,如果没有投其以“看图制件”的能力就算不得一个好师傅。习题课上的习题应精选,通过一道题,渗透一种或几种思想方法,解决一类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以一当十”、“举一反三”的目的。教师在上习题课时,应侧重于方法的指导、思想的渗透。这样给予学生的不只是一块金子,而是点石成金的“手指”。成功的喜悦将减轻他们对数学的惧怕和厌烦,增强信心,产生兴趣。
  3.精练精批、多练善批的作业和练习。《数学教学大纲》指出:练习是数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是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曾几何时,常常听到一些数学教师感叹:“改不完的作业,做不完的事啊!”而学生也对大量的作业不堪重负,对于老师批改后的作业漠然置之。结果教师、学生都陷入了无可奈何的境地,有着例行公事般地麻木,造成以上现象主要有以下的原因:①作业布置随意性大,题量多,缺乏针对性。②作业的批改流于形式。在批改中只注重答案、方法、知识、表达等方面,而在思想、思维上欠考虑、不重视。布置作业题目应精选,在量上、在度上也不可一刀切,可分为必作、选作等形式。尽管满足多数学生的需求,作业的批改也可采用多种形式:一是精练精批,注重思想的指导,对优生应严、中差生应宽,激励多于批评。二是泛改略批,发现共同不足,集体讲评指出。三是选改选批,侧重中下生,给出解答,学生纠误。四是指导自改,灵活掌握教学时间,在课堂上作批改示范,学生自改,五是指导互改等等。形式不一而足,这样教师就可从繁杂的作业中解脱出来,也培养了学生的自觉性,增强了正误意识,学生之间也有了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机会。教师如果能很好地处理作业问题,从学生的作业上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做好控制与引导,对学生思想方法的获得无疑上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
  
  (二)数学思想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学数学教师应该加深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思想指导方法是方法实施的理论依据,方法依赖思想,却又反作用于思想,检验思想,完善思想,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学中不可将二者混为一谈。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和渗透,需要教师自身能站在思想上的高度认识问题,对整个中学数学知识结构有总体认识、全局观念,具有高度抽象与概括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教材内容,从方法的培养上入手逐步地渗透思想,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思想方法的兴趣与自觉性,做到真正领悟思想与方法对知识掌握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