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运用“诱思探究”提高政治教学实效性

作者:胡忠杰




  [摘 要]正确运用诱思探究式教学,可以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诱思探究教学的内涵是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促进发展。它的前提是备好教材和学生, 关键是激疑引思,还要讲究教学策略。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学 诱思探究 策略方法
  
  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要运用诱思探究式教学。然而,人们在对于何为诱思探究式,如何应用诱思探究问题上,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在教学实践中有把诱思探究等于提问的错误倾向。其实,诱思探究教学法是对“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的具体化,其内涵是“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促进发展”。教师主导作用的本质是转化,学生主体作用的本质是发展,以和谐的教学职能,保证教学价值实现。诱思教学法的核心是启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正确运用诱思探究教学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需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一)实施诱思探究教学的前提是备教材和学生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考虑自己怎样教,还要首先考虑的是学生怎样学。不是以教者为中心设计教学进程,而是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进程,既把学生为主体作为实施教学的基本点,又使教师为主导成为实现学生为主体的保证,最优化地发挥教学系统的整体性功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备课是教学的首要环节。新课改要求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教师要树立备课应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理念。当然,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备课中占主导地位,但学生在备课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首先,教师课前与学生聊天,了解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困惑,据此确定材料的使用方式。例如在选用“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材料时,可采用多数学生喜欢的纪实报导的形式来呈现,结果他们看得特别专注。其次,让学生搜集探究需要的材料,在课堂上呈现,师生一起分析探讨。由于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和赏识,学生上课的情绪就特别高涨。这样,课前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和发展,并进行联想和想象进行创造性思维,为课堂探究活动提供了坚实的知识基础;课后教师及时从学生那里反馈信息,修订教案,以便在今后的复习和教学中以更合理的方式进行。师生互相协商制定教学活动的组织原则,活动的方式方法,评价机制等,为教学活动提供了和谐的制度基础。师生共同备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尽管新课程理念主张教师应该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教材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首先,教材的系统性、典型性、普及性,是其他资料所不可比拟的。其次,教材是联系教师、学生和生活的桥梁,是学习的引入、扩大和深化的基础。因此,教师必须全面正确深刻地把握好教材。例如分析“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时,要把握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内在联系,即我们所讲的唯物论是辩证唯物论,我们所讲的辩证法是唯物辩证法。显然,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就应该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根据这些实际,决定我们的方针政策、计划方案等主观的东西;而实际既是全面的,又是变化发展的,要把握全面的、变化发展的实际,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只有全面正确深刻地把握好教材,才能在教学中用好教材,用活教材,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作用。
  由于政治课的时代性强,教材内容往往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剖析社会,解释现实的慢节拍,导致了对学生的教育引导缺乏深刻的说服力。教师“照本宣科”,必然影响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新的教材观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生活,因此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进行再创新,要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生活,领悟一些基本特点。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选取学生关心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或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充实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把经济常识的内容和学生日常的生活体验相联系;让学生学会用哲学的观点来考察、分析周围的人和事;把国际国内形势和政治常识教学内容联系起来。只有这样,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所熟悉的现象入手分析,才能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
  备学生,既要长期对学生进行观察、分析、综合,更要结合具体的课堂进行分析和预测。学生的认知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总是用自己已有的想法、认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去接受教学中的新知识,理解教师的诱导。因此,分析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弄清该结构对学生理解新知识会造成什么样的障碍与影响,对有的放矢的安排教学活动极为重要。这会给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提供充分的空间,让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其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教学过程才真正成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的过程,课堂才是生成的,而不是预设的,学生才会对学习内容的意义理解不断建构与提升。
  
  (二)提高诱思探究教学实效性的关键是激疑引思
  
  客观世界是无限的,空间无限,时间无限,联系也无限,因此矛盾就无限,问题就无限。任何真理性的认识,从空间上说,都带有盲人摸象的性质;从时间上说,都带有刻舟求剑的性质。因此教学应尽可能激发学生勇于探索,敢于批判,善于发现新问题,树立起强烈的创新意识。诱思探究达到的最佳效果,是使学生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所以,诱思探究的最佳方式,不在于教师提问,而在于教师的讲授本身能激疑引思。诱思探究教学更是一种开拓、批判、创新的活动。因此教学不仅要授人以“鱼”(知识),更要授人以“渔”(求知识的方法),这就要启发学生去发现问题,创新认识。
  诱思探究的关键在于调动学生积极的思考,使学生进入“愤悱”状态。“愤”是指学生在积极思考,而又遇到了疑难没有搞通的心理状态。这时教师指导学生释疑解难,疏通思路的讲授是“启”。“悱”是指学生在整理思路,准备发言,而又遇到困难的心理状态。这时教师指导学生理清思路,组织语言,加以鲜明、准确、生动的表达的讲授是“发”。可见诱思探究教学中,无论是“启”还是“发”,都要靠教师的精彩讲授。靠讲授使学生进入“愤”和“悱”,然后靠讲授进行“启”和“发”。使学生进入了“愤悱”状态,就创造了讲授的良好时机。要把学生引入心求通,口欲言的“愤悱”状态,需要进行一些铺垫性的讲授,输入一定的信息,辅以一些设问,以提供学生思考的背景和基础。
  以讲授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为例。如果简单地问:“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本质的概括有哪些特点? ”那么这种提问很可能只是“启发”出学生照着课本念一遍而已。如果作些铺垫性的讲授,配合一些设问,效果就不一样了。笔者是这样组织探究的: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首先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历史上,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解放了生产力,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解放了生产力,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更是解放了生产力。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说:“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那么,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呢?而邓小平多次强调:“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而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的五句话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里没有提公有制。那么,公有制是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呢?其实,上面提到的两个设问,也正是学生从教师铺垫的讲述过程中产生的疑问。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