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刍议“形象教学”中的情感动力

作者:宋培迅




  [摘 要]“形象教学”是以学生的心理活动为基础,以情感为动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全面实施和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一种策略,本文侧重分析了“形象教学”中学生的情感起源和情感效应,以及教师在学生积极情感形成中的重要作用,旨在阐明教育教学过程本身伴随着学生情感的产生变化及情感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刍议 形象教学 情感 动力
  
  课程改革的一个最重要的理念是在考虑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进行教与学的有机整合,并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促使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发展。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合作、探究、创造性地学习。“积极主动”合作、探究、创造本身是一种学生情感的趋动作用下的合作、探究、创造的过程,它包含着学生学习的动机、兴趣和求知欲望,表现为一种“乐于合作探究”的内趋力,促使学生有效的学习。而学生的这一“积极主动”的合作、探究、创造的情绪情感的引起,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知。人在感知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易于激起对刺激情景的生理和心理反应,产生对情景存在形式进行认识的情绪情感兴奋性,促使学生有效的去认识学习,最终达成教学目标。因此,学生的合作、探究乃至创造的学习过程必然是在强烈的情感(动机、兴趣、求知欲)趋动下去实施才会是有效的。形象教学“就是根据人的认知发展规律和人的认知心理反应过程、并结合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和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现场感知和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形成的表象,进行现场分析和想象分析,形成强烈的积极的求知情感,促使学生在‘原型’(即知识体系的实践模式)的实践分析中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激起学生学习、理解新知识,建构起新知识模式的一种方法和手段。”这是一种把教与学的方法建立在学生的心理反应、变化过程中的特殊方法,是以学生的心理活动为基础,以情感为动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这一理论是建立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理念之下的,有利于全面推行和实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有利于学生个体个性的充分全面的发展,促使个体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
  心理学认为:积极的情绪情感对行为有促进作用,能够引发学习的动机,激发人的活力,促进人的活动。适度的情绪兴奋性,可以使人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进而推动人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形象教学”是通过教师挖掘设计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或情景)或创设一个现实的生活场景(或认知场景),使学生在反应生活经验或现场情景感知,即在对客观事物的重新认知或现场认知过程中,对客观事物情景做出各种判断或评价,激起学生的某种需要(即确定什么事物符合主体需要,什么事物不符合主体需要),由于这种需要,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形成学生合作、探究、创造的学习动力,完成学习任务。
  
  (一)“形象教学”中学生情感的起源
  
  “形象教学”中使用的“形象”有两类。一类是人或事物、事态、现象的具体形象,这类形象在形象教学中称“实像”,是通过学生对实实在在的事物、事态、现象进行现场的感知、分析、综合等方式直接认知,通过直接的认识、知觉而获取认识的经验,把经验逐渐综合上升为对事物、事件、现象的理性认识,形成知识;另一类是由教师用语言提示或情景(如展示某种事物)提示,由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激发学生的思维而在大脑里浮现的某种事物、事态、现象等的形象。这类形象是由于学生在过去的生活中经历过或感知过的事物、事态、现象等而留下的完整印象,心理学中称为“表象”。表象同样是人们曾经经历或感知的具体形象而留下的,和“实像”一样,同样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反应。“形象教学”就是运用近于要学知识的“实像”或“表象”,设计出师生对近知识“形象”(实像与表象,后同)的认识、反映、操作、活动、反馈、分析、综合等而获取要学的知识或技能,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经历要学习的知识体系的形成过程,从而建构起新知识体系的实践模式,最终促使教学目标的达成。这一过程不是凭空的,而是学生对近知识的客观事物、事件、现象的反映,而学生在对近知识客观事物、事件、现象的反映过程中,易于对这些客观的事物进行评判,这一评判过程将伴随学生的内心体验(或愉快、厌恶、恐惧、悲伤、忧虑、憤怒、不满,乐于接受、苦恼、好玩等等),这些体验即为对客观事物感知而形成的某种情感,这些感受就会促使学生情绪的变化,可以是积极的,也可是消极的,一般地说,在教师的引导下,主要是采用“积极”的一面,促使学生提出问题,在情感的驱动下积极地去对问题进行合作探究,继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此,“形象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情感(求知欲、兴趣等)源于教师设计的近知识的客观形象,而且这一形象是符合学生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如在教学:“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称:垂线段最短)”这一知识点时,根据农村学校学生的特点,首先设计了有关学生熟悉的农村稻田灌溉开渠的问题,用大屏幕呈现一幅关于农村田园与河道的图画。并说明要将河中的水开渠引到一块田中,怎样开渠最短且少费人力。这一情景农村学生在与父母种田望水时多有感知,很自然就有很多犁田、望水、插秧等的体验,加之农村天旱时有许多望水、抢水灌溉的情景,甚至有的为水而引起打架等现象,在教师的引导下,很自然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挖渠引水的责任感,同时也会产生一种急于找到将水渠引到田间的最近的路径。激起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欲望,随着教师引导进入形象探究。笔者准备了很多小竹棍儿和两条细绳以及三角尺、直尺等,请了四位同学上台表演。两人拉着一条长绳相当于一条河,一穿红衣的学生站在河外相当于稻田所在的点,让这位学生拉住另一条细绳的一端,另一同学拉着另一端在“河道”上任意滑动与“河道”进行交叉,运用三角尺测量其交叉的角度,直尺测量长度,在教师的引导下,尽量精确些,最后测得当“河道”与经过“田点”的线相互垂直时的线段最短的实践体验,演示的同学也好,未演示的同学也好,在对整个测量的活动过程中,通过活动与观察感知了“垂线段最短”的理论形成过程,其间有活动的喜悦,也有活动的思考,促使了思维的发展,然而这一示范探究激起了更多学生跃跃欲试的欲望,在这一情感趋势中,笔者口喊1、3、5、组向后转,形成自然的四人小组,每小组发一把小竹棍儿,在桌上定出“田”和定出“河”,用竹棍儿进行摆放探究记录结果,最后分组讨论,决定结果,最后报告得出相同的结论。在这样的激情趋动下,教师这些激情点拨得出:“点到直线的距离”概念是“这最短的线段——垂线段的长度”,使学生很容易记住这个概念,同时也能够反应这一概念的实践模式,构成本节内容的新知识模式,即“垂线段最短”的知识形成过程和“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形象。最后假设一定的比例尺,根据各组的测量情况计算实际“田”到“河”的距离,形成练习,巩固知识点,达成教学目标。
  在整堂课的设计过程中,根据农村学生特点,以图片形式激起学生提取自己“望水”生活情景的表象,引发不同层次的情感体验;同时在整个探究的活动中也随时存在着学生活动的心理体验,因为整个过程都是与客观的事物相联系的活动,很自然就会在活动与探究中产生内心的情感趋动力而继续朝着既定目标进行。整个过情是在情感体验的驱动下最终达到了教学目标。
  
  (二)情感的效应
  
  心理学理论中强调:“情感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是对人对事稳定态度的反映。”客观事物引发的人的情感体验是根据主体的认知结构产生,其人的认知环境和感知条件是各不相同的,因而产生的情感有两种效应。一种是产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对行为起促进作用;另一种是产生消极的情感态度,对行为有干扰作用。积极的情感态度对学生合作探究,创造是有利的,且易于激起学生适度的情绪兴奋性,产生创造学习的灵感,使身心活动处于最佳状态,激励人的活动,提高活动效率。从而有效地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很快达成教学目标。消极的情感态度易于仰制人的思维,干扰人的行为,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主要应引导学生产生积极有效的情绪情感。情绪情感是由一定的客观刺激情景引发的,在选择近知识的客观刺激情景时,就得做好学生的生活实际分析(即学生特点分析),以及各种弥补策略。前面讲了“需要”是产生情绪情感的基础,在教学中,选用的客观刺激要能激起学生的某种需要,由某种需要激起学生良好的情绪情感,反过来良好的情绪情感又易于引发人的行为动机,由动机趋动,又会促使人对客观思维进行某种行为趋使,激起人的活动。这一过程可以把它设计为“客观思维(刺激情景)→需要→动机→形成(良好)情绪情感”即:由于“客观事物(形象)的刺激,使学生在与生活对照中产生生活中的某种需要,生成良好的情绪情感反应,形成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动机,然后在探究,合作过程中对客观刺激情景作理性的分析,获得知识的形成过程”。比如,在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三角形的稳定性”时,根据农村学生特点,可选用学生骑的自行车的车架为什么是三角形或木匠师傅新做的门窗总要在几个角上钉木块形成三角形等客观刺激物引导学生反映这一形象,进而从想象感知到为什么自行车架不做成别的形状,非要做成三角形呢?新做门窗也非得钉上一块木料,使每一角上均成为三角形:于是产生了想了解自行车厂和木匠师傅为什么要这样做的需要,由于有这样一个急切的需要,生成一种探究的兴趣和欲望的情绪情感,形成合作探究三角形性质的动机,有了这样一个动机,就会在教师的引导下去合作探究对于三角形、四边形或五边形的形状进行试验,对比分析其性质,如分别对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的模型朝某些方向用力压的实验,总结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易变的特性,最终反过来对先前的客观形象自行车,新做的门窗为什么做三角形给予解释应用,达成教学目标。这一过程是在首先由于客观事物引发的积极情感动力下进行的,这一情感的效应表现是积极的,对合作探究学习行为起促进作用,维持着有组织、有目的、有方向的行为活动,引发了探究的动机是想解决客观事物中“为什么”的问题,激发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活动,提高了学生学习活动的效率,推动学生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