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如何对学校运动会进行改革

作者:白利民




  目前学校运动会的项目设置是田径项目为主,竞技性强、参与面少,对参与者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要求较高,只有少数学生具有参加比赛的能力,多数学生在参加比赛过程中处于应付状态。学校运动会出现“少数人干,多数人看”的局面,机会和荣誉只属于极少数人,大多数学生只是旁观者。
  随着全民健身,素质教育思想的深入,学校以往以田径项目为主的运动会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教育思想的要求与发展,应对学校运动会进行改革。
  学校运动会改革的基本目标是:改变原有运动会比赛内容机械单调、比赛形式一成不变,与教育部新颁发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相悖的现状,淡化竞技型的比赛模式,构建融群众性、竞争性、多样性、趣味性、健身性、教育性于一体的学校运动会新模式,开展一些科学、有效、简便、有趣、大众化的竞赛项目。营造一个既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征,满足他们锻炼身体及自我表现的需要,又能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持久兴趣,体验运动的乐趣的良好的运动环境。以育人为最高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全员参与。
  在学校运动会上,通过竞赛项目设置的变化、组织形式的改变吸引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通过学校运动会让学生的主动参与能力、组织协作能力、终身体育意识都得到发展,作为体育运动的最基本特征,竞赛是体育运动最能吸引人之处。群体之间、个体之间的竞赛、自我突破都能让每一个运动的参与者乐在其中,让全体学生都能享受到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
  学校运动会与学校的日常体育活动相结合。除了开展大型的学校运动会之外,还要制度化地开展小型竞赛。日常的小型比赛,不仅参与人数多、受益面广,而且时间安排可以更加充分,同时可以提高学校场地器材的利用率。小型体育竞赛更容易培养学生体育骨干,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
  学校体育竞赛要成为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展台。作为校园文化的组成之一,运动会不仅仅是竟技项目的比赛,也要充分展示体育文化的魅力。让运动会期间成为学校的体育节日。在举办运动会的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文化活动。如组织体育知识竞赛、体育主题演讲比赛、体育图片展览、体育保健知识介绍等活动,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的历史和现状,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强化体育意识,掌握体育锻炼的科学原理、方法,从而更加自觉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活动。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走向社会之后,很少再有参加运动会的机会了。学校要成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的场所。
  在组织学校综合运动会的实施过程中,具体采用以下程序进行:①确定运动会主题;②对现有的竞赛项目进行筛选,保留原有项目中观赏较强、学生喜欢的项目,如100米跑、跳高这些田径项目,这类项目虽然技术难度大,但具有鲜明的竞技性,感官刺激性强,代表了体育运动的精髓所在;③增加集体项目。集体项目更能体现出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对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如16人搬运接力,10×50米接力等;④增设趣味项目,引入一些趣味性强,对身体素质要求低的项目,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如女生三足走、男生袋鼠跳、运水接力等;⑤在学校运动会同时开展其他形式的体育活动,让比赛成为“体育节”的组成部分。⑥在组织学生比赛的同时组织教师参加体育比赛,使教师与学生互动;⑦改革竞赛组织。以学生为主体组织搭建校运会舞台,改变以往由教师承担全部工作的局面。将宣传、编排、主持、裁判员工作、器材借还、奖品发放等工作放手让学生去做,教师负责咨询,把握大局,当好参谋和训练裁判工作;⑧把运动会开幕式作为展示学生精神风貌的大舞台,每年都举行传统的广播操比赛。此外还在闭幕式中增加表演项目:大合唱和健美操、街舞表演,使更多的学生直接参与校运会,体现群体性、娱乐性和表演性,表现学生协作精神和团队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