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建构主义理论与历史课堂教学

作者:张华英




  2003年3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和课程标准组经过多方征求意见,集中讨论分析,出台《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历史课标》)。《历史课标》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传统教学模式中师生在课堂教学的角色位置被打破,提出教师在组织、指导和解惑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指导和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学习方式。其次,教师应高度关注和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重要前提之一。第三,以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相统一的个性需求,把学生个性的健康成长作为课程实施的着眼点和目标。
   从上述三点可以看出,新历史课标强调课堂教学核心是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因此,历史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就成为教学实施的主要宗旨。笔者试图通过《清朝统治危机的加深和辛亥革命的爆发》的课堂教学设计,将理论基础与实践相结合,把提倡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体现并贯穿与历史课堂教学。
  
  (一)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理论依据,建构主义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从“学习的含义”和“学习的方法”等方面形成一套比较有效的认知学习理论。关于学习的含义,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关于学习的方法,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重心是将与教学主题有关的资料提供给学生,引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最终形成新的知识体系。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
  
  选择《清朝统治危机的加深和辛亥革命的爆发》作为实践的教学内容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1.该节内容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高潮,辛亥革命最终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该节内容与前两节有很紧密的逻辑关系,与第一节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和第二节的《同盟会的成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一起,构成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兴起—发展—高潮” 的发展脉络。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并理解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理解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历史必然性和偶然性交织的结果,从而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另外,清朝统治危机的加深和辛亥革命的爆发之间有一定的因果联系,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理解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本节共两个内容,第一个是学生阅读内容,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分析史料,从而引导学生训练论从史出的学习能力,养成学生借助己有的知识体系,形成新知识体系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做到知识体系的迁移。
  4.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高潮,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可以通过对武昌起义的学习,使学生学习革命烈士的斗争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课堂教学设计
  
  根据建构主义的理论,笔者从“教学目标”分析、“情景信息资源创设”、“自主学习设计”、“协作学习环境设计”、“意义建构”等五个环节设计《清朝统治危机的加深和辛亥革命的爆发》一课。
   1.“教学目标”分析。首先,教学内容目标:本节的重点是武昌起义,难点是理解“预备立宪” 的实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一方面理解武昌起义的过程及原因,归纳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另一方面理解清政府“预备立宪” 的实质是加深封建专制集权,使满族贵族继续专权,遏制并消灭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其次,意义建构目标:培养学生透过现象分析本质的能力;理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兴起、发展到高潮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2.情境、信息资源创设。通过设计C I A多媒体课件,利用文字材料、录相、地图等资料创设与“主题”相关联的情境和信息资源,以辅助学生分析理解教学“主题” 。例如引用“武昌起义”影像资料,生动、真实地再现那段历史;引用辛亥革命形势图,分析辛亥革命所产生的影响。除充分利用教材的信息资源外,还可引导学生搜集信息资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意义构建作铺垫。
  3.“自主学习设计”。讲授《清朝统治危机的加深和辛亥革命的爆发》一课时,首先是根据教学要求将该节内容分解为以下几个主题:第一是“新政” 和“预备立宪” 的实质和影响;第二是武昌起义的经过和结果;第三是“新政”、“预备立宪” 与武昌起义爆发之间的联系;第四是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必然性和偶然性。四个主题之间的关系是递进关系,学生可以通过前两节的内容学习构建符合第一个主题要求的框架,再通过教学引入第二个主题,构建新的框架,最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其次,为配合教学,有效的完成每个主题,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问题。利用这些问题,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逐一解决。
  4.协作学习环境设计。这个环节主要以学生为主,通过各种方式使学生既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又培养学生间的协作精神。第一种方式是将学生分组,每一个小组完成各自的主题,然后综合分析。例如在解决“哪些材料能说明‘预备立宪’是一场骗局”,可让不同的小组完成。第二种方式是学生就有争论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例如在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必然性和偶然性这一问题时,学生存在很大的分歧,于是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第三种方式是反馈学生搜集的资料和讨论的结果,可通过学生发言、论文、作业和专刊的形式进行反馈。第四种方式是让学生质疑,不同的学生对教学的理解并不相同,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问题, 其中一些问题可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有些问题则利于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起到贯穿前后知识的作用。
  5.意义建构。通过以上四个环节的教学实施,就《清朝统治危机的加深和辛亥革命的爆发》一课,使学生形成以下的意义建构:首先对清朝的“新政、“预备立宪”和武昌起义有完整的概念;其次形成透过历史表象分析历史事件实质的理论认识;最后形成历史事件是历史发展的偶然性和必然性交织作用的结果的理论认识。最终使学生能运用这些知识体系框架和理论框架建构新的知识框架,从而使学生的知识体系逐渐扩大。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2]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3]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J].教育传播与技术,19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