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情境教育

作者:沈 燕




  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因而,创设有效的情境,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表现音乐内容,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其产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并主动参与音乐教学活动。那么如何有效的创设情境,本文力图教学研究与实践,谈谈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1.创设艺术情境。创设音乐教学情境,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心境,唤起学生的音乐审美注意,当学生进入一种特殊环境面对特定的审美对象,耳闻目睹全是美的形象及充满新异性的事物,新鲜感便会油然而生。注意力全部集中于眼前的景象,要使学生动情,先得教师动情。比如,组织教学时,教师优雅的仪表,亲切而真诚的问候,清晰简洁的谈话,优美轻盈的背景音乐等,都会使学生感到轻松、和谐与愉快。使其产生良好的音乐审美心境,这便是与音乐审美注意相伴随的那种特定情绪。即一种对音乐学习期待的、企盼的、渴望的情绪。教师可抓住课前这一环节,以美入手,按教材的要求情境导入,从课的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心理”,将它带入美的旋律之中。具体做法:①伴着优美的音乐节奏,随教师做行进间的律动;②在教师的琴声伴奏下做有节奏的动作,美滋滋地走进去;③边听乐曲边欣赏教师那亲切的教诲,步入课堂,进入快乐而轻松的学习之中。这样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2.创设故事情境。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以讲故事的形式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主动地参与学习。如教学歌曲《小青蛙找家》时,先讲述一段故事:有一天,小青蛙对妈妈说:“妈妈,我们都长大了,该自己去劳动了。”于是小青蛙们高兴地到田里捉虫去了。它们跳着、捉着,捉着、跳着,不知不觉地离家越来越远。小青蛙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它急坏了,不停地叫着,好像在说:“我的家在哪里?我的家在哪里?”此时教师问:“小朋友们,你们能不能帮小青蛙找到家呢?”一下子学生的学习劲头被调动起来,纷纷表示能帮助小青蛙找到家。教师马上引导学生观看图形谱,各自踩着荷叶,听着歌曲,学习歌词,学起来轻松愉快,意犹未尽。学生们就在一个故事、一幅画、一段录音的激发下主动地参与学习。
  3.创设游戏情境。在教唱新歌时,孩子总耐不住老师安排的程序,从听示范曲的时候,特别是听到曾听过的歌曲或他们喜欢的歌曲时就往往会情不自禁地有一句没一句地跟唱。如果顺应他们的这种心理而过早地让他们演唱,他们必然会唱不好。这样参与就是一种无效的参与。如果此时采用“演双簧”的趣味游戏,让孩子边听老师有感情地范唱,边配上动作、表情、口型,使孩子们可以在完整的音乐中感受和学习,然后通过老师与小组的配唱以及与个人的配唱等多次变化的反复来得到巩固。等到他们比较熟悉后,再由他们唱,老师配口型,从而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掌握歌曲。这样就丰富了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的方式,建立了孩子的内心听觉,培养学生用“心”唱歌的良好习惯,从而使他们能够在将来的音乐学习中自觉有效地进行自我调整。
  4.创设奇妙的情境。如欣赏《动物狂欢节》一课时,为了达到上述效果,精心绘制图片或制作多媒体课件,太阳、小鸟、美丽的大树和各种动物头饰,教师在美丽的音乐伴奏下,以其生动而赋于情感的语言音调,从容地吟颂着导言:“同学们,从我们学校开往森林王国的开心汽车马上就要出发了,”老师的一切语言和情景演示,都随着音乐的展开而同步进行。此时,展现在他们眼前的是美丽、神奇的大森林,许多动物在迎接他们,还有漂亮的蝴蝶姐姐翩翩起舞地飞出,学生聆听着优美的音乐,看着栩栩如生的画面,感受着教师美好生动而又富于情感的表情和语言,完全沉浸在审美的情境之中。来自情感、视觉、动觉、想象等一切可感的审美因素,从各种渠道综合作用于学生的情感,达到了以情动人、以美育人的极佳审美境地。
  5.创设生活情境。音乐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音乐。把现实生活引入课堂,丰富课堂的现实内容,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不知不觉中获得音乐的情感体验,加深对生活的认识。如教学《爱劳动》这一单元,鼓励学生联系实际生活,通过多种感官的参与(听、看、想、说、唱、动)体验,进行劳动动作、节奏、歌词创编,再通过以小组为单位的洗手绢接力赛,让学生亲身感受生活,总结经验,使音乐与情感、体验相结合,在音乐中亲身体验情感,以情感体验来学习、感知、掌握歌曲。在兴趣中自动、自悟,达到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音乐素质。
  总之,每个新知感受的开始可以是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一段生动有趣的故事、一个实际生活体验、一次游戏、一次实验操作……这些都可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思维推向“心求通而不能,口欲言而非达”的境地,产生不可抑制的学习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