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引导思维 着力创新

作者:戴建华




  创新思维是以新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是让学生在探索问题过程中训练思维能力。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思维能力的开发和培养学生对当前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尤其重要,灵活巧妙的思维方法可使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本学科的优势,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放在核心地位。
  
  (一)设计创造性的教学程序,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
  
  化学教学能传授化学知识技术,还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教学是复杂的认识过程,教师要在精心设计的教学程序中,逐步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学习HNO3具有易挥发性,强氧化性,不稳定性及实验制取HCl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提出实验室制取HNO3的设计方案:①由2NaCl+H2SO4= 2HCl+2Na2SO4反应联想可用NaNO3和浓H2SO4加热的反应原理来制取HNO3。②由于也是固+液生成气,故实验室制取HNO3的装置应和制取HCl相似。③由HNO3的不稳定性,得出反应不宜高温,故另一产物为NaNO3。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判断和推理,归纳和演绎等一系列渐变思维,得出实验制取HNO3的反应原理,反应条件和实验装置。至此,问题似乎解决了。然而HNO3具有强氧化性、橡皮管会被腐蚀,从而否定了可用制HCl的实验装置制取HNO3,思维受阻,最后,在教师的点拨下,得出用铝箔 (或石蜡)保护橡皮塞或者特别不用橡皮塞的专门仪器(曲颈瓶)从而总结出实验室制取HNO3的原理和方法。趁着大家兴趣正浓,教师再提出Br2单质也具有强氧化性和腐蚀性,所以实验室制取Br2所用的实验装置和制取HNO3的相同。MnO2+2KBr+3H2SO4(浓)=MnSO4+2KHSO4 +Br2+ 2H2O
  
  (二)加强实验设计,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知识创新能力,就是培养学生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其核心是创造性思想的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它主要是指一种具有主动性、独创性的思想方式,往往能突破习惯性思想的束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其观点总是富有新的创意。创新思维表现为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结合,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互补,在创新能力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学生来说,只要他们不模仿,愿意独立思考、设计或提法新颖、独树一帜、与众不同,这便是创新思维的基本表现。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加强设计性实验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并且通过实验设计,提高实验探索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从而培养其创新能力。例如,在关于启普发生器制备气体这一实验课题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思考启普发生器的原理,用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设计出替代装置(如干燥管和烧杯、破底试管和烧杯等),又如在学习用倒置漏斗吸收氯化氢气体后,可以让学生根据防倒吸的原理,利用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设计出具有类似作用的装置,然后验证。再如,可用哪些方法鉴别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并用实验验证之。学生设计了多种方案,并用实验验证,其中下列现象非常明显:①加氯化钡等溶液;②滴加盐酸;③滴加酚酞溶液;④用PH试纸;⑤滴加硫酸铝溶液。实践证明,通过设计性实验,可以使学生在实验中碰到问题,培养其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三)智选习题,训练创新思维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特别注意精选一些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习题,促进学生多思多疑,启迪学生智慧,有的放矢,不断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能力,这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1.采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在习题教学中,引导学生不要满足已有的答案,多方面多角度进行纵、横比较。引导学生在做完题目后,自问还有什么方法?如果条件改变了会怎样?通过解一道题,学会解一类题,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力。
  2.设置巧解速算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精选有代表性的习题,能体现多种巧解速算方法,如守恒法、平均值法、极值法、十字交叉法、估算法等,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独辟蹊径,体会到创新思维的乐趣。设置题目必须精巧,如巧隐解题的必要条件于反应条件、状态要求、化学反应、化学图像。让学生在挖掘条件中浑然一悟,豁然开朗,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多余条件的设置能培养学生的批判鉴别力,让学生在复杂中抓关键;误导条件的诱惑,能让学生在“误入歧途”后,猛然回头,克服定势思维的影响。这些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敏性、严谨性、大有裨益。
  创新思维是整个创新活动智能结构的关键,教学中必须着力培养的思维品质,教师应采取探索式预习、点拔式讲解、主动式质疑、开放式讨论、研究式实验、自主式练习和评估式交流等教学方法,努力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