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浅议语文阅读方法

作者:刘效进




  初中语文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学生正确地学习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呢?除依靠学生自己对语言的感受和积累外,阅读则是帮助学生理解、积累书面语言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听、说、读、写四项训练中的重要一环。教学实践证明,读是写的前提,写是读的积累和再现。在实际教学中,教给方法比传授知识重要得多,让学生会学比学会重要得多。因此,重视引导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一些阅读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一)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要提高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首先,必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有正确的阅读姿势,即阅读时,身体要端正,两臂自然平放于桌面,双手捧的书与眼睛的距离为一尺左右。要彻底纠正“扒着读、躺着读、走着读、在光线太强或太弱的地方读”等不良习惯。其次,阅读时要有严肃认真的态度,要全神贯注,精神集中,一字、一词、一句,甚至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要随便滑过。不能一目十行,走马观花。要进入“角色”,使书面的文字变成头脑中的形象,连成一幅幅活动的画面,只有这样才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第三,阅读时要看得快,头脑要想得快。一边读,一边想,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因此,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前提。
  
  (二)教给正确的阅读方法
  
  无论哪一门功课,都离不开对课文的阅读,无论研究哪一种学问,也离不开对大量资料的阅读。日常生活中的读书、看报等更离不开阅读。所以,阅读是人们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交流思想情感的重要途径。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至关重要。只有掌握了正确的阅读方法,阅读能力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可要求学生要努力掌握如下四种基本的阅读方法。
  1.感知性阅读。感知性阅读就是通读全文。目标就在于了解课文的梗概。心理学告诉我们:感知是人类认识活动的开端,是思维活动的基础。语文课本中有许多课文均为名人佳作,遣词造句十分讲究,可从感知文字入手,进而为理解课文的内容奠定良好的基础。
  2.理解性阅读。通过仔细阅读课文,理解文中的词意、句意、段意,进而了解作者的思路。这种阅读方法不仅能培养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能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
  3.欣赏性阅读。语文中的教材中大都是名篇,作者在刻画人物、描摹情景时将自己浓烈的情感渗透于字里行间,优美的句段甚多。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就能领会那些准确、优美、生动的语言对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作用。通过阅读,书面上的文字就会变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作者的思想感情就会跃然纸上。学生在阅读中既吸取了知识的营养,又加深了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既激发了阅读的兴趣,又积累了语言词汇。
  4.运用性阅读。语文教材中编选的课文,思想性强、语言规范、条理清楚,读起来琅琅上口,是学生习作的范例。读多了,不仅能领会文章的要义,感受得深,而且能贯通脉络,学会布局谋篇。实践证明,通过教师耐心的指导,学生不断积累语言,久而久之,学生掌握的美妙语言就会脱口而出。说话时便能出口成章;作文时便能下笔如有神。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认真学习语文》中指出:阅读是吸收养料,从外到内;写作是表达,由内到外,只有广泛地阅读,不断积累,方能“博采群芳而酿蜜”。
  
  (三)让学生在个性阅读中提高素养
  
  把好诗文熟读成诵,反复吟咏,仔细揣摩,不但要弄懂每字每句的确切意义,还要推敲出全篇的气势脉络和声音节奏,使它沉浸到自己的心胸和筋肉里,等到自己动笔行文时,于无意中支配自己的思路和气势。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语言精美、内涵丰富的课文,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它们作为语感材料,指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有表情、有节奏地潜心诵读,因声求气,使其步步深入作者情感的变化和语音的音韵变化中,悟出仅凭语言分析难以真切理解的内涵。文章是作者将自己对生活的感受进行思考后写成的语言符号,这些文字本身没有直接的可感性。阅读时,只有凭借想象才能走进作品所描写的世界,进入一个看得见,摸得着,能辨出色彩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同时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所暗示和启发的蕴含的情感,让学生解读文本,实现自我建构,在受到情感熏陶、思想启迪、审美乐趣、文化积淀、语言发展的同时,实现对文本的超越,在历史与现实的沟通中,在文本立意和内容的视角转换中读出新意,读出有创意的感悟。感悟体验只有根植于文本,才能超越文本。这样有效的个性化阅读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内在的文化素养。
  古人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会学比学会更重要,只有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才能让他们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