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课程教学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作者:曹 蓉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创新型教学,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探索,最大限度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小学教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在此谈几点体会。
  
  (一)增大探索空间,引导学生思考与创造
  
  课堂教学是学生创造力培养的主渠道、主阵地,要发场教学民主,给学生留出自主探索的空间,让他们多动脑、动口、动手,能够独立思考,敢于标新立异,使学生成为会思考、会创造的学习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把班级还给学生,把创造让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创新。
  1.注重探索发现。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般都是老师讲到哪里,学生想到哪里。即使是提问,也是填空式的回答,学生没有自己的思维空间,没有自我发展余地,往往成为被动接受知识容器。教师必须还学生主动学习的权利,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知识与真理的探求者、发现者,人人成为学习上的“研究生”。教师不是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实践思考、自己探索,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角,以主人翁的姿态去研究问题、发现问题并能始终处于学习的兴奋状态,当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推导出计算的公式时,那种创造成功的喜悦是不言而喻的。这样不仅使学生获得了新的知识,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创造热情,又养成了学生创造性掌握知识的习惯。
  2.注重情境创设。只有入境,才能生情,这里的“情”是创造之情。老师在教学中要借助语言、录像、多媒体等教学工具,运用游戏、讨论、操作等方式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创造兴趣、激活创造思维,展示创造才干。
  3.注重培养合作意识。合作交流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开阔思路,还可以培养学生倾听能力和协作精神。
  
  (二)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创设疑问的情境,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心理学认为:“激疑不仅能使学生迅速地由抑制到兴奋,而且还会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当成一种‘自我需要’,这种心理状态是引起参与,引发思维的最佳时机。”精心设置问题情境,加强师生交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使学生的问题意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一上课就出示一组学生考老师的题目:①201×□(要求填一个两位数)②82×□+18 ×□(要求同一个两位数),请学生任意填数,然后飞快地说出答案,学生们都很惊奇,老师怎会有如此本事呢?这时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自学、讨论新知,理清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学生的积极参与给他们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下课时他们说也学会了这种本事,并准备回家表演给家长看。
  
  (三)组织讨论,相互启迪
  
  课堂讨论是生生互动的好形式,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能使每个学生都有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又能学到别人的长处和优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应用讨论这一手段,引导学生相互启迪,深入探究,提高思维的深刻性。例如教学“ 24 × 13 ”,为了让学生理解“用乘数十位以上的数去乘被乘数,乘的积的末位要和乘数的十位对齐”这一难点。教学时要求学生讨论:13 可以分成几个十和几个一?求 13 个 24 是多少?应该分几次算?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通过让学生质疑、讨论,使学生从中发现乘的顺序,理解用乘数去乘被乘数是得多少个十,乘得的积的末位要和乘数的十位对齐,从而突破了教学难点。
  
  (四)动手操作,探索发现
  
  动手能力是创造能力之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动手、动脑是培养创造能力的有效方略。所以,数学课堂教学要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注重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拼拼、剪剪、折折的操作过程中,探索、发现新知,学习新知,从中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比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各种操作实践活动,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到梯形面积计算一课的教学时,可先出示“梯形的面积 = (上底 + 下底)×高÷ 2 的公式,然后引导学生探究和验证“假设是否正确。”课前每人准备好两个相同的梯形纸板,让学生进行剪、拼、折等实践操作。验证前,要求学生运用转化思想,把梯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课堂里,学生兴趣盎然,动手、动脑,思维异常活跃,气氛非常浓厚。谁都想以自己的智慧去验证“假设”。经过 15 分钟的尝试,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火花终于迸发出来。学生验证方法各异,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创造性地把梯形转化成已掌握的图形,验证了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正确性。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把创新的精神播撒到学生心田,送给学生一个创新的支点,收获一个创新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