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拓展多种途径 抓好阅读教学

作者:顾慧辉




  语文阅读教学是帮助儿童感悟语言文字、积累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环节。目前在开展小学语文创新教育的活动中,应尝试拓展多种途径阅读,使课堂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变得活泼而丰富。
  
  (一)课内阅读结合课外阅读
  
  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在内容和数量上都受到局限。语文阅读教学光靠教材上的二十多篇课文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这就需要大量的课外文章用来补充教学。教师在课内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传授学法,提高阅读的基本能力。当学生初步掌握了一些阅读方法后,教师辅之以课外同步阅读,学生才有机会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实际阅读中去锻炼。譬如,教师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后,学生从优美的语句中感受到祖国山水的美丽,并且了解到作者抓住了景物的特点(桂林的山“奇、秀、险”,桂林的水“静、清、绿”)来描写桂林山水的美丽,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一些写景的文章给学生阅读,使学生真正掌握抓特点描写景物的技巧。
  课外同步阅读既是教学的一种补充,也是向纵深阅读练习的一个过程。教师在选择文章时必须根据所教文章的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如在学完古诗后,可选读《唐诗三百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读“四大名著”,读儿童报刊及科普读物。帮助学生选择一些文学性、趣味性较强的课外儿童诗、歌、谣、趣味故事、优秀作文等,开阔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强调读书的重要性。
  
  (二)阅读教学结合音乐与美术
  
  当语文教师把一首优美的旋律或一幅别开生面的画带到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时,在学生中所产生的效应是非同一般的。这是由于音乐和美术自身的艺术性和趣味性,直接刺激学生的感官,引起了学生的有意注意。一堂优质的语文阅读创新课,一定少不了美术和音乐的融合。有的语文教师抱着电子琴、小提琴走进课堂,或根据课文内容唱一首歌,或配音朗读,或与学生同画一幅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简笔画,这就是巧妙地运用音乐和美术的优势去补充语文教学,这种教学效果是无法估量的。
  其实,语文教材在文字内容上本身与音乐美术有很多的联系。很多课文配备了精美的插图,选择了一些有趣的韵律诗、童谣。教学时可充分利用这种特色,使语文、音乐、美术三科横向联系起来。如课文《燕子》描写燕子停歇的样子时这样写道:“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此时,师生与其说是在阅读一段文字,不如说在欣赏一段美妙的音乐。作者优美的语言饱含了音乐的美感。教师可抓住这个机会找来五线谱让学生比较认识,并配以关于春天的轻音乐诵读。此时,学生陶醉在课堂中,无不从心底赞叹作者仔细观察事物及其丰富的想象力。教师既赋予了课堂音乐之美,又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使单调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实验调查表明,小学生对美术和音乐的兴趣要比学语文的兴趣浓,因为音乐能渲染气氛,图画可以烘托课堂效果,促进学生视觉和听觉的感官协调,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蕴含的形象、情感、色彩和内在意蕴的直接敏锐的感知力。语文教师在联系音乐、美术方面的形式要灵活多样,使课堂教学在活动中自始至终充满了情趣和魅力。
  
  (三)阅读结合写作
  
  儿童阅读所获取的知识只有通过反复的写作实践才能得到巩固和检验。如果把阅读和写作分离开来,学生要获取知识就是天马行空,缘木求鱼。阅读是为了更好地写作表达,写作是阅读知识的巩固和发展,这就是一个知识的迁移的过程。如果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把读和写有机地结合起来,其教学效果一定会事半功倍。
  1.阅读和仿写。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和段落适合于学生的模仿。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说:“儿童模仿前人,获得最初的知识。模仿就是学习。”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抓住课文中的优美句子和段落精讲,并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仿造、改造和创造一句话或一段话、一篇文,从而使学生获取丰富的语言和写作知识。如低年级学生可写一句较完整的句子,总分句,关联句;中年级的学生可模仿开头、结尾、片断描写;高年级学生可模仿优秀的写人、记事、写景的文章。如学习了《师恩难忘》就可以按“外貌—以事表人—总结品质”的顺序写《我的老师》。一般来说,教师在四十多分钟的阅读课上充其量只能要求学生仿写句子和片断,而仿写文章只能在课外或作文教学时进行。教师训练学生仿写时目标要明确,范文要有写作特点,便于模仿。
  2.阅读与扩写。把阅读与扩写结合起来就是对学生创造思维的一种培养过程。从扩写一句话到一段话再到一篇文章,都需要学生利用阅读知识,展开想象或运用拟人、比喻、夸张、排比等阅读中学到的写作技法,生动、形象、具体地描绘对象。也可摘抄优美句段,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不管是扩写还是续写、改写,都是在阅读基础上的一种创造和发挥。丁有宽先生的“读写结合理论”就强调了读写结合的重要性。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