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作者:罗景华




  改善学生学习方式是新课程倡导的核心理念,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在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倍受青睐,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主流。但是,学生的自主探索,课堂教学中往往存在现着两种倾向。一种是教师不加引导放羊式地自由探索。教师怕被扣上观念陈旧、思想保守的“帽子”,对学生的探索活动放任自流,不敢引导,导致学生的探索迷失方向,收效甚微。另一种是教师引导过度的假自主探索。为了使学生的探索不脱离教案中预设的轨道,教师生拉硬拽,牵着学生去探索,学生不敢“越雷池半步”。这种学习活动,是表面上的自主,实质还是教师的灌输,学生只不过是“群众演员”而已。
  这两种情况,都不是有效的自主探索。有效的自主探索有两个前提:一是学生能探索。即选择的数学问题要适合学生通过探索去解决,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是学生能够想到的。其二是学生会探索。即探索的思路不是通过教师的灌输强加给学生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是学生经过个体或群体的努力,自己想出来的。当然,有效的探索并不排斥生生、师生的互动,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同学之间的相互启发,是在教师引领下的生生、师生合作基础上的能探索和会探索。
  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受思维水平和知识经验的制约,他们还不完全具备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探索的能力。因此,要实现有效探索,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除了选择合适的学习材料作为学生自主探索的内容外,还应全面了解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找准新知的“生长点”,提取学生的相关知识储备,激活他们的思维,使学生做好探索的心理准备。同时,教师在学生探索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引导,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帮助,成为学生畅游知识海洋的“舵手”。提高小学生自主探索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思考教学活动的开展。
  
  (一)铺垫知识
  
  数学是有严格的知识逻辑体系的有机整体,新知的学习都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的,离开这一基础,学生无法进行新知的建构。对有些数学问题的探索,进行适当的知识铺垫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清除进一步学习的知识性障碍,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更好地完成新知的建构奠定基础。但要注意的是,教师必须在理清知识结构的前提下,确定进一步学习的“最近发展区”,紧扣新旧知识的“链接点”,精心设计复习的内容。例如分数基本性质的学习,是在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与除法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通过相关内容的复习,可以引起学生的合理猜想,再由学生围绕猜想进行验证,对猜想不断完善,最终完成分数基本性质的归纳总结。
  
  (二)暗示方法
  
  解决有些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是比较独特的,学生的探索如果离开教师的适当引导是很难成功。教学时,可以对思想方法提前预设,给学生恰当的暗示,促使学生对思想方法进行顺利迁移。例如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怎样才能使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主动地想到把三个角合并在一起呢?情境中揭示课题后,通过对课题的质疑、释疑,让学生在充分理解“内角和”意义的同时,暗示了要把三个角合并到一起。使学生在下面的操作活动中,不仅能用量的方法计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还能主动地想到通过剪、撕、折的方法把三个角进行合并,从而用多种方法对三角形的内角和进行验证。
  
  (三)点拨思路
  
  学生自主探索过程中,有时会迷失方向,不知所措,进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这时,通过教师的适当点拨,学生的思路就会豁然开朗,从而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例如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是化曲为直的过程,对于小学生来说是第一次,在思维上是挑战。如果没有教师的点拨,学生的探索将无法进行。教学中,当学生思考把圆转化成学过的平面图形而又无法下手时,可以提醒学生先将圆分一分,再转化成学过的图形。这样,学生通过对圆进行等分,既可以求若干个近似的三角形的总面积,也可以拼成近似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梯形、三角形后再求面积,从而自主完成圆面积公式的推导。
  
  (四)提示练习
  
  有些问题的探索可能不是一次完成的,开始得到的结论也许是不完善的,学生在练习和应用的过程中还会不断地受到启发而进一步完善。例如分数基本性质的教学,学生通过猜想验证后会得出初步的结论: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分数的大小不变。这时让学生完成这样练习:先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再说一说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是怎样变化的。练习之后,学生会发现规律的表述并不准确。再组织学生通过讨论交流,不断地自主矫正、归纳,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当然,强调学生自主探索的有效性,并不强求所有学生每一次的探索都一定成功。有时也须经受失败的挫折,让学生在失败中吸取教训,获得一种体验,从而有所感悟,不断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