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地理备课要以《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
作者:姜家余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是国家制定的课程标准,当然也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地理教学应该达到的标准和目标。因此,笔者认为,在目前“一标多本”的情况下,不论使用何种版本的教材,教师备课都一定要备《课标》、研究《课标》,都要以“课标”为依据。
(一)教材分析要以《课标》为依据
《课标》是编写教材的依据,教材的内容全面体现了《课标》的要求。无论哪种版本的新教材,其内容与《课标》是对应的、相符的。当然,作为教材,在有些内容上做了适当的扩展,为实现《课标》的要求做知识上的铺垫。这就要求教师在分析教材时,首先要备《课标》。依据《课标》分析教材,不能仅限于分析教材的正文内容,其中的图表、读图思考、活动等小栏目也是实现《课标》要求的必备或相关的知识。例如在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中,地球自转方向的特点就没有在教材正文中叙述,而是通过《读图思考》中的一些设问,让学生思考、教师点拨而得出的。因此,分析教材应在理解教材内容为实现《课标》要求的意图后,对教材进行全面分析。
(二)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以《课标》为依据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一般有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价值目标三个。教学目标的设定依据不是教材相应内容的多寡和有无,教学目标中使用何种行为动词,也不是由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或经验来确定的。教学目标如何确定、使用何种行为动词,是依据《课标》中的标准要求来确定的。《课标》中出现频率较多的行为动词有:说明、说出、描述、阐述、概括、分析、简述、解释、了解等。这些行为动词体现了对教学目标要求的不同层次,这些行为动词及其后面的内容是教师确定教学目标的主要依据。例如,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课标》的标准要求是:“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依据此标准,教学目标可确定为:知识目标:了解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及界面;说出地球外部的主要圈层结构。能力目标:运用课本插图,概括地球各圈层的主要特点。情感价值目标: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活动”内容的处理要以《课标》为依据
新版教材(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地理必修1为例)的每节都安排了一至二个“活动”的内容。“活动”内容是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学生在学习时能够达到《课标》要求而动手动脑的过程。就其内容看,主要有三大类:一类是对教材正文知识及时巩固性的练习。例如教材33页的“活动”,是针对“热力环流”知识的练习。利用该“活动”练习检验学生对《课标》标准中“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理解的程度以及知识迁移和运用能力。第二类是对教材内容的延伸或是在讲较难知识点之前的知识铺垫。例如,36页的“活动”是假设地球不自转且地球表面是均匀的赤道与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该“活动”为学生学习“三圈环流”形成和分布做了知识的铺垫。31页的“活动”则是对“大气的受热过程”知识的补充和延伸。第三类是为培养学生“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而设置的,如32页和38页的“活动”。这类“活动”是围绕《课标》标准开展的,其活动的自由度比较大,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也可在课外进行。“活动”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要按照《课标》要求,理解“活动”意图来开展“活动”内容的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明确“标准”要求,有的放矢,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四)备课要备《课标》中的“活动建议”
《课标》中的“活动建议”,既是对教材编写者的建议,也是对教师开展教学时的建议。围绕《课标》提出的“活动建议”,突出了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强调的是“方法和过程”,而不是结果。要求学生“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能力”。例如,《课标》标准要求学生“说出地球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时,“活动建议”是“绘制示意图,或利用教具、学具,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再如,《课标》在要求学生“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时,“活动建议”是:“联系本地实际,讨论某一工业企业的布局特点,以及该工业企业的原料供应和市场联系。”标准中的“活动建议”也是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选择的。另外,教师可依据“活动建议”来设计教学思路,可依据“活动建议”选择教具、教学方法。例如,“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的“活动建议”是:“运用教具、学具,或通过计算机模拟、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解释昼夜更替与四季形成的原因。”据此,教师可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也可用多媒体课件模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及其意义,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进而突破教学难点,达到《课标》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