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构筑人性化历史课堂

作者:宋雪梅




  自2001年新课改以来,新课程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一直以培养学生的健全的个性和完整的人格为己任。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是新课改最基本的理念,新的课程教学要求加强师生之间的对话与理解,追寻富有意义的充满人性的教育,人性化课堂教学成为新课改的追求。从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到冯·格拉斯菲尔德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都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组织者、促进者。历史教育的本质是对“人”的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人格养成和文化熏陶的基础性作用,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实施人性化教学更为必要和迫切。首先要求教师的教学是人性化的,才有可能培养出真正有素质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基于此,教师在教授每一节历史课时都应该渗透着人性化的理念。现以《太平天国运动》一课为例谈谈实施人性化课堂教学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历史知识的讲授体现人性化理念
  
  新课改从整体的观点出发,贯彻自然、社会与自我有机统一的原则,致力于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自主性的和谐健康发展,以培养人格完整的人。笔者在课堂教学时始终贯穿着这一理念,用人性化的眼光看待历史,理解历史是“人”的历史,凸现历史学科的人文色彩。
  人首先具有“自然性”但是人的社会性与人的自然性之间并不矛盾,甚至互为目的。例如,人们发展生产,建立美好社会的目的就是要让人们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也就是说,实现人的社会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自然性需求。在设计《太平天国运动》一课的导入时,笔者找了一幅普通农户家的门联“国泰民安,岁和年丰”来反映农民几千年来的愿望和追求就是过上国泰民安,岁和年丰的生活。正是这种自然的追求才是建立太平天国的原动力,以此导入到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在全课小结时又与导入相照应,从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引申到康有为戊戌变法,到孙中山倡导三民主义,到中共诞生直至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再到现在农民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下终于过上了幸福生活,无不透着对人自然性的关注。
  人同时具有“社会性”,任何历史事件都发生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之下。按照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在阶级社会中人的社会性主要是阶级性。在讲解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背景时,把阶级矛盾的激化放在首位,从材料的展示到教材内容的讲解始终围绕这一根本原因展开。例如,材料一表明清政府的腐败导致阶级矛盾激化,材料二鸦片战争后外国经济侵略的加剧导致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人的社会性还表现在人和人的交往和关系上,所以讲解天京变乱时注意表明它是一场内讧,从而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人又是“自主性”的人,在讲述过程中要强调太平天国对社会的改造作用。例如,把《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放在一块分析对社会的影响从而得出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为最后主题的升华做准备。
  
  (二)学生活动的设计体现人性化理念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但他们首先是有生命的人。没有活生生的人,教育就等于没有学生,没有学生的教育,自然是僵死的教育。历史教师的责任就是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活”起来。
  罗杰斯认为人类具有学习的自然倾向,他说:“他们(学生)和生活是富有接触的,他们愿意学习,他们要成熟,他们在寻求发现,他们在希望掌握,他们在渴望创造。”教师首先要相信学生、挖掘学生天生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学设计中每一个结论的得出都是让学生根据材料和史实自己总结的。这样更利于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意义的建构。例如,学生根据材料一中“官以贿得,刑以钱免,富儿当权,豪杰绝望,是使我中国之英俊抑郁而死也”的描述得出清政府腐败的结论。
  人的社会性多半是后天形成的,是通过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形成的,其中教育是对人的社会性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一个方面。设计课堂中学生活动时要注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和对话。在《太平天国运动》一节中,从背景的总结到过程中两个纲领性文件的比较,再到最后评说结局都是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或学生之间的讨论来完成的,以此培养学生与人沟通,人际交往的能力。
  新课改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以培养学生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因此整课的教学设计都贯穿学生的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处理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时设计由学生自己看书然后讲述,这样既让学生记住了历史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特别是评说结局这一部分设计学生根据材料分组自由讨论评价太平天国运动,让学生发表个性化见解,彰显学生的个人魅力,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另外,在多媒体设计时也要注重体现对学生的人性化关怀,如图片、音乐的应用既能使学生有直观的感受也能得到美的熏陶。
  人性化教学理念在历史课堂中的渗透和应用需要长期的探索和不懈的坚持,希望更多的同行加入到人性化教学的探索和研究中,使历史课堂教学能更符合新课改的理念,更能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