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对体育特长生应重视心理训练

作者:赵 银




  每年的体育测试都会遇到这种情况:外界环境条件一有变化,有些考生的体育测试成绩就大幅度下降;由于心情紧张铅球投掷时失手、动作变形的现象时有发生;一进入到封闭的操场中,看不到教练,一听到枪声就有人腿发软,不知所措,可见体育特长生的心理素质对运动技能的发挥具有重要的作用。
  体育测试的考点一般都设在省会,考生们需要辗转几百里甚至千里。由于人生地疏,环境变化,封闭操场,得不到教练的指导,所以有的考生一进入操场就心里发虚。俗话说:考场如战场,考场上的情况错综复杂,千变万化,加之竞争激烈,这对考生的心理素质就是一个考验。
  因此,加强体育特长生的心里训练,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成为平时训练中必不可少的内容。重视心理训练,提高心理素质,其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应提高以下几种训练。
  1.技术训练。自信心是运动员对自己未来取得运动成功的能力的确信程度,它是在运动员个体运动经验积累的基础之上,对自己在将来的运动中是否具备继续获取成功的能力的评价和期望。运动员不能没有自信,对自己缺乏自信就会产生自卑和自我怀疑,就等于是自己击败自己。
  在训练的每一个阶段都要设置不同的目标,训练目标的设置是一种心理技能训练的方法。采用“阶梯”式目标设置,逐渐提高才可达到目标。而每一次的成功都会让学生产生自信,也是对学生自信心的一次次的强化,这样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和提高。学生在每次练习后,如果能及时知道练习的结果,则正确的动作容易巩固,错误的动作容易纠正。因此教师要认真、及时地检查学生的动作并给予适当讲评。结合示范动作,让学生在模仿中加以改正。鼓励学生自行纠正,以取得不断进步。当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练习结果,了解练习中的优缺点后,就能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行为方式,及时改进练习的方法,提高练习效果。体育特长生全面掌握了自己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利于增强考生自信心。
  2.实战化训练。利用接近近似高考体育加试的环境,反复组织模拟加试的场面,稳定考生的情绪,增强考生对考场的心理适应性,使考生在训练中逐步适应体育加试的环境。有些学校没有标准化的操场,考生也不是很多,不能充分营造出体育测试时的气氛,最好各县(区)统一组织模拟测试,严格按照高考体育测试的程序进行,从准备工作、点名、入场、项目的选择及进行速度等环节入手。为了提高学生独立作战能力,教练均不得进场指导。
  3.失败训练。考场上考生容易产生紧张的恐慌心理,考生很有可能有一项成绩不理想,但考生绝不能因此而影响以后的比赛。教练平时就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比赛,有意识地使考生成为失败的一方,以此来增强其承受失败的能力,磨炼其逆境奋进的意志。比如在测验100米时,教练可以用跑表人为地造成考生成绩下降,,然后鼓励他们不受影响,全力以赴完成余下的项目的比赛。在进行到800米时,教练同样可以人为提高成绩,增强其必胜的信心,以此来训练学生受到挫折时的百折不挠的顽强精神。
  4.适应训练。要纠正和克服考生自己所在学校操场环境的思维定势,训练考生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考生对各种复杂情况的应变能力。教练可以带领考生到附近的学校进行训练和比赛,体育测试前提前二、三天到达考试地点,熟悉环境,进行适应性训练。
  5.抗饥饿和抗缺少睡眠训练。在实际体育测试过程中,由于组别的不同,进行速度的不同,每个人的测试时间也就不同,很难掌握具体的时间,甚至上午的测试拖延到12点多也结束不了。由于情绪紧张等种种因素,晚上睡眠也可能不是很好,早饭也很难吃好,中午更不可能有充分的休息时间。平时训练中,就要培养学生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经得起重大消耗的耐力,这也是考生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因素。在训练中(如利用星期日)有计划、有目的地对考生进行抗饥饿,抗缺少睡眠训练,有意识让学生早晨少吃东西,训练持续到中午,中午不让学生休息,下午坚持训练。训练的强度可以稍小一点,主要是训练学生对“时差”的适应。
  6.信心训练。帮助考生了解体育测试的特点和测试中的各种困难,让考生迅速适应比赛场地条件,在测试中表现出情绪高涨,信心坚定的状态。同时,也要加强考生的自信心理训练,指导学生用语言提示,如“我一定能行”、“我比任何人都强”等,增强学生敢打敢拼的坚强信心。
  7.深呼吸训练。深呼吸是考生在考场上消除心理紧张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平时的训练中,教练就要有意识用深呼吸来消除学生的心理紧张。其方法是:用鼻孔深深吸气,气运丹田,屏气数秒后,然后一边收腹,一边将气缓缓吐出,大脑回想将要进行项目的技术动作,重复数次。这对消除心理紧张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