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多媒体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浅谈
作者:蒙天明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是有个性的,他们的活动受需要和兴趣的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由此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是学生渴望获得知识的情感意向,是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核心,是学习的强化剂,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之所以对数学感到枯燥无味,怕学,其原因之一就是由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严谨性所决定的。再者就是受传统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局限,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积极学习新知的心理,让学生满怀喜悦的去学习。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运用动画导入:绿草如荫的森林里,小动物们正在进行数数比赛,狮子伯伯当裁判,小猴、公鸡、小狗、小兔分别数1、2、3、4,再回过头来继续从小猴数起,数5、6、7、8,这样可以连续不断的数下去,每一个数字都会对应到一只小动物身上。比赛时,先报出一个数,这个数该数到谁,谁必须马上回答:“是我”。接着比赛开始,只听到裁判刚报出“19”,小狗马上接口:“是我,是我”。裁判报出“25”,小猴又及时地接上“是我”。“34”,则是公鸡在喊“是我”。每一次回答都是那么干脆、敏捷,而且都得到了裁判的充分肯定。小动物们的反应如此之快简直令小朋友们惊呆了:“它们真聪明” ,“它们是怎样很快做出判断的呢?”孩子们迫切想知道答案,这时老师适时告诉学生:“学了今天这节课的本领后,你们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不到2分钟的动画,就将孩子们的求知欲完全调动了起来,新知的学习成了孩子们内心的需要。如此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很适合中小学生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特点,还积极调动了耳、眼、脑等多种感官投入学习,把学生带入新奇的境界之中,学生由“奇”而生“趣”,由“趣”而生“惑”,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增强信息强度和密度
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多媒体技术是信息传播的载体。传播信息时,在大与小、远与近、快与慢、动与静、整体和部分、外表与内观等方面相互转化,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可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进行设计和处理。同时依据学生好奇、好动、好胜的心理特点,多媒体技术在传播的过程中具有放大信息,增强信息强度的功能,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先在大屏幕上出示一个圆饼,再出示一把刀子把它分成两份,动态地显示两份完全重合的过程,然后得出“平均分”,随后再出示一个圆饼,把它分成两份,动态地显示出两份不能完全重合的过程,得出它不是“平均分”。最后,通过移动、闪烁、颜色、声音的同时刺激,增加了信息强度。学生很容易比较得出:“只有每份分得同样多时才是平均分”这一结论。这样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增强了信息对学生大脑皮层的刺激强度,易于形成表象,建立概念。这样做比教师用实物操作的强度大,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效率。多媒体技术作为信息传播的有效载体,具有在单位时间内传播信息容量大,速度快的特点。在课堂练习中运用多媒体可以从多角度、多层次、大容量的练习来巩固所学新知识,这样省时、多变、高效。如:教学“平方差公式”时可以设置如下的问题串:
(1)计算并观察下列每组算式:
① 8×8=_______, 7×9=_______,② 5×5=_______, 4×6=______, ③12×12=______, 11×13=_____;
(2)已知25×26=625, 那么24×26=_____;
(3)你能举出一个类似的例子吗?
(4)从上述过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你能一句话叙述这个规律吗?你能用数学式子表示这个规律吗?
(5)你能证明自己所得到的规律吗?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从对具体算式的观察、比较中,通过合情推理提出猜想,进而用数学式子和符号表达,这样既节省了抄题和板书的时间,也为学生赢得了更多的思维空间。通过这种递进式的问题的训练,学生觉得问题提出的十分自然,因此容易审视出问题的差异性,提高审题能力以及举一反三的能力。实践证明,多媒体技术是搞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一条有效途径,遵循教学的基本原则,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灵活确定课堂教学的设计形式,以达到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加大课堂密度,提高课堂容量的同时,尽量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