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初中思想政治课运用案例教学的技巧

作者:鞠红涛




  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中是常用的一种方法。特别是在法律知识内容的教学上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引起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进而达到教学的目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案例都能达到这种效果,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逐步摸索出一些案例教学的技巧,下面就此谈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案例要选自现实生活
  
  缩短理论与实际的距离。学校是学习的小课堂,社会是学习的大课堂。案例是现实问题的缩影,它能把大课堂中的真实生活引进小课堂,通过展现一些真实的典型问题,让学生进入案例情景,设身处地地做出反应,为他们提供一种不用真正深入实践,但却在短期内接触,并处理到大量的实际问题的机会,从而缩短理论和实际间的距离。如在讲“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时,可选用陈健华索贿案。陈健华虽官居广州市公安局巡警支队办公室助理调研员官至一级警督,竟主动向一在逃的犯罪嫌疑人多次索贿,为帮犯罪嫌疑人脱罪,竟多次向办案刑警说情,并送钱3万元。日前,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终审判处陈健华有期徒刑10年,受到了法律的制裁,这样讲更具有时效性和说服力。
  
  (二)案例要富有趣味性、典型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政治课教学理论性强,枯燥乏味,单凭教师讲解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提供生动,逼真的案例和由简单到复杂的案例,给学生造成身临其境的感觉,加深感性认识。另外,在民主和谐的讨论气氛中,学生大胆交流,有较大的自由度和较多的展现自己的机会,在没有压力和顾忌的良好心态下进行学习探索,容易产生学习兴趣。如在学习“什么是真正的友谊”时候,可以举《生火》的短篇故事,内容是叙述在大雪纷飞的寒冬之际一只狗跟着一个旅人徒步横穿阿拉斯加。这只狗之所以乖乖地跟在这位旅人的身边,完全是因为旅人身上有用来生火的火柴,可以提供这只狗在冰天雪地里的温暖,并不是因为狗对主人的忠心。半个月后的雪夜里,这只狗悄悄离开了旅人,原因是旅人不小心将自己身上的火柴弄湿了,不能再像先前一样生火,让狗度过漫漫寒夜。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生较感兴趣的案例,会变苦学为乐学,变厌学为愿学,变被动地学习为主动地学习。很快探究出一个道理:虚伪的友谊,犹如你的影子——当你在阳光之下时,它会紧紧地跟着你;你一旦沦陷阴暗处时,它就会立刻离开你。
  当然,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虽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并不意味着事例运用得越多越好,这样会把政治课上成“故事会”。相反,应围绕所授知识点精选用事例,做到有的放矢,所引事例与知识点应有机结合,而不是事例的简单堆砌,在选用案例与知识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案例的设计要紧扣课堂内容,有时甚至一个案例设计成故事连续剧把一节课的知识内容全部贯串其中。例如在讲“继承”问题时,选取王老汉一家财产继承风波展开设计。首先,故事开始是王老汉病重,王老汉的老母、老伴、四个儿女已在讨论继承王老汉的财产问题了,设计的问题是:“王家人此时能否继承王老汉的财产?”引出继承、继承人、遗产、继承权等概念。其次,故事续集二:王老汉去世,生前留下了存款、房产、家电、赃车等财产,设计的问题是王老汉的财产能否全部拿来继承?由此引出遗产继承的条件。故事续集三:王老汉的家人为遗产发生了争执,连王老汉的弟弟也加入了。在此设计的讨论是:“谁可以继承王老汉的遗产?”引出法定继承的依据和继承顺序。故事续集四:王家人按照继承顺序分配好遗产后,设计的问题是:“如此分配合理吗?”由此引出遗产的分配原则,引导学生根据分配原则重新分配王老汉的遗产。故事续集五:当王家人正要分配遗产时,李老太(王老汉的老伴)在王老汉的遗物中发现了一张王老汉生前写的遗嘱。由此引出遗嘱的概念、有效遗嘱的条件、遗嘱继承的优越性及与法定继承的比较等等。本节课的案例以故事连续的形式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紧紧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探求知识的欲望,使他们在案例的探索中对知识获得更深的印象。
  2.注重方向性。选用案例应以正面教育为主,反面教育为辅。有些揭露社会阴暗面。丑恶面的案例并不是不能用,而应慎应、少用。如果教师上课时大谈特谈的都是一些消极的东西,而学生判断是非,分析问题的能力尚有欠缺,学生容易产生错觉,以为党和政府已丧失人民的信任拥护和治理国家的能力,会使学生思想上产生迷惑和动摇,不利于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和社会主义信念的树立,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运用事例时应把握正确方向,唱响主旋律,多弘扬正气,讴歌正义,用积极的例子去激励学生。
  3.注意精确性。引用的案例应尽量真实具体,不宜胡编乱造。如在讲八年级的法律常识时,引用的案例应尽量讲明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人物、过程,结果以及此案引自何处,做到真实可信,现实感强。这样才能让学生信服,让他们真正接受,反之则会使学生对教师所教所讲的知识产生怀疑,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4.注重本地性。引用的案例最好是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与己有关,而不是遥不可及、关系不大。如讲到“学生应该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时,可举某班学生履行和没有履行受教育义务的例子,讲到“保护环境”时,可举班上同学的事例。通过这些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事例,使学生感到榜样就在身边,并不是高不可攀,无法赶超的。只要自己努力也可做到的。这样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案例要进行讨论,集体交流
  
  在掌握学生分析案例活动的全面进展的基础上,先请较好完成案例分析的学生走上讲台,作为全班交流的引玉之“砖”。接着请有不同看法的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开双方或多方的探讨。此时,教师也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第一,提出讨论的基本要求。例如,学生要勇于发言,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冷静听取和思考别人的意见等。第二,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发表不同观点,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全面、辩证分析社会现实问题。第三,组织和吸引学生积极参加讨论。教师应有民主意识,以平等的身份组织和参与讨论,特别要启发引导不爱发言或极少发言的学生,开拓其思维,消除其自卑感,使其产生积极参与意识,确保案例分析和交流有效进行。
  总之,案例教学法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宗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实质是属于研究性学习,能变被动为主动,变注入式为启发式,有利于激发学生情感,提高对知识的感悟和升华,因此应在政治课教学中应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