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提高学生文学素养之我见

作者:陈 红




  [摘 要]文学素养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要以作品的语言体验为基础和出发点,调动各种感知,激发学生审美情感。同时巧妙设计问题,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智能素质。坚持“文道统一”的原则,注重人文素质培养。
  [关键词]语言体验 感知意蕴 激发智能 人文教育
  
  文学素养的培养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中学语文课文三百多篇,文学作品就占了三分之二以上,比例相当大。下面就如何教学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谈一些粗浅体会和认识。
  
  (一)含英咀华,培养学生的语言素质
  
  叶圣陶先生说:“文学鉴赏还得从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入手。这件事看起来似乎很浅,但却是最基本的。基本的没弄好,任何高妙的话都谈不到”。因此,中学文学作品的教学要以作品的语言体验为基础和出发点,有效地引导学生细读作品,品味出词句的意境和丰富含义,包括情趣、韵味、色彩、意象、音韵、气势等。
  首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抓住关键词句,让学生体会文章的味,在思想、品格、情操等方面得到陶冶。比如杨朔的散文《茶花赋》中开头的一句:“我从海外回来,一脚踏进昆明,心都醉了”。这个“醉”字是传神之笔。教学时,应着重讲解这个“醉”字,让学生充分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深厚、炽热和强烈的爱国之情。
  其次要引导学生品味文学作品语言的隐喻性、含蓄性的独特魅力,引导学生透过语言的字里行间,体味作者在作品中所孕育的丰富的人生体验。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中有这样的句子:“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非常的含蓄而耐人寻味,用“大约”死了来展示孔乙己悲惨的一生,人们把他当作取笑的对象,看作是一个社会的“多余人”。又用“的确”死了来说明孔乙己被逼上了绝路,在这样的社会中他非死不可。作者对孔乙己的同情,对这个社会的不满也尽在其中了。
  
  (二)披文入情,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课文中的文学作品多是名家精品,它情文并茂,融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为一体,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因此,教学应力求达到一种“其情也泄泄、其乐也融融”的审美境界,使学生具有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首先要调动学生的审美感知。《纪念白求恩》中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美;《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中竺可桢的奉献美;《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志愿军的意境美;《乐羊子妻》教夫从善的女性美;《我的老师》《藤野先生》中至纯至善的师生情感美等等。这些课文中所表现出的人物何其美;《桃花源记》《天上景物记》等课文所表现出的自然景物美;《荷塘月色》《岳阳楼记》等所表现出的意境美;《听潮》中所表现出的悦耳动听的音乐美等,这些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只要善于从语言文字入手,仔细琢磨、反复推敲,就能让学生感受美的意蕴,受到美的熏陶和教育。
  其次要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艺术境界,随着作者的文笔领略《沁园春·雪》里的北国雪景;《海燕》中海燕在乌云密布的大海上搏击风浪的雄姿;《荷塘月色》中清幽寂静之夜出现的流水般的月光,绰约多姿、清香四溢的荷花。在教学时,如果能绘声绘色地临摹出作品的境界,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必然能产生“豁入耳目”的美感,从而受到情感的熏染。
  
  (三)激发想象,培养学生的智能素质
  
  想象力是一种重要的创造力。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想象和联想,使之在艺术世界中遨游,培养学生的智能素质。
  精心组织教学,巧妙设计问题,是激发学生想象,培养学生智能素质的有效途径。如讲授《听潮》时,由于同学们没有见过大海,没有欣赏过大海的雄壮、刚烈的美,这时引导学生释放存储的信息—看电视、电影时,从屏幕上见过大海汹涌澎湃的画面,展开想象,然后再设题讨论。在指导学生齐读作者重笔描绘海潮高峰时的三段文字后,叫学生闭目想象海潮这人喊马嘶,刀枪相鸣,摧坚吞垒的姿势,感受大海的雄伟力量,品味大海那种雄壮的美,体验作者对大海无限热爱与赞美之情。
  
  (四)文道结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语文课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种人文教育、做人教育。因此,文学作品的教学应在遵循“文道统一”的精神指导下,培养学生具有政治、道德、优秀文化传统、现代意识等方面的人文素质。
  语文课中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素材可谓比比皆是。讲授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可让学生认识到真理终将战胜谬论,光明终将战胜黑暗的真理;讲授周敦颐的《爱莲说》,可让学生懂得一个人应有高尚的情操,要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学习《塞翁失马》《劝学》《石钟山记》等文章,可使学生学习到认识事物的方法,促进世界观的形成。即使是在文学常识的教学中,也有诸多人文思想教育的素材。如讲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时可以告诉学生,这篇奇文的作者,就是当年买不起笔和纸,只能用苇杆写字的苦学之子,让学生明白:逆境也出人才。讲到蒲松龄、李白、范仲淹时,可通过他们坎坷的人生经历,教育学生学习他们“得意淡然,失意泰然”的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总之,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提高学生的文学素质,尤其需要学生广泛的阅读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