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怎样确定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
作者:闫军奎
目标1:理解并能分析童话想象和夸张的特点。(五人)
目标2:认识封建统治者虚伪、愚蠢的本质。(一人)
目标3:能抓住故事线索,把握情节发展脉络。(二人)
目标4:了解本文在语言上的特点。(一人)
目标5:引导学生体会想象和夸张的作用,培养想象力。(一人)
目标6:认识本文讽刺假丑恶的思想意义。(一人)
目标7:分角色朗读精彩片段,体会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对刻画人物的妙处。(二人)
目标8:合作探究故事离奇现象产生的诸种原因。(一人)
目标9:教育学生保持一颗纯真的童心,敢于说真话。(一人)
目标10:能初步分析皇帝被骗的原因并体会现实意义。(一人)
目标11:培养学生辨别真伪的能力,树立敢讲真话的勇气。(一人)
目标12: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思考人生。(一人)
综观上述12个目标,只有目标一被五位老师同时选中,目标三、目标七各有两位老师选中,其余虽也有相似点,但毕竟不同,大多都是孤军奋战。
应该说,这12条目标都是由文章内容派生出来的,每一条的确定都有其一定的道理,但在两三节语文课堂上达成所有目标是不可能的,也不会有好的效果——所谓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因此,面面俱到应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大忌讳。那么,究竟怎样确定一篇文章的教学目标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点抓起:
1.抓体裁。体裁是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载体,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写作方法和特点。因此,让学生拥有一定的体裁知识后再去学习课文,有助于他们深入地理解课文,进而登堂入室。关于童话,学生在小学甚至学龄前就已经接触过不少,积累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进入初中后,《皇帝的新装》作为本学段的第一篇童话,应该适当向学生讲一些理论知识,以便于孩子们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学习。比如什么是童话,童话都有那些特点等。因此,目标一的确定是非常必要的。而到本单元的《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则应将本课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当然,也不是每一篇课文都要涉及体裁,有些体裁很常见,比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学生已经反复接触过,只选典型的进行归纳总结即可。
2.抓典型。典型是指一篇课文的独到之处,有特色的地方。《皇帝的新装》课文较长,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讲,不容易一下子将脉络理清。因此,应该引导他们“抓住故事线索,把握情节发展脉络”,进而培养他们“把长文读短,把厚书读薄”的能力。所以说,目标三的确定也是非常必要的。与之相比,目标七“体会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对刻画人物的妙处”则相对欠妥。童话与小说有所不同,后者更注重人物刻画,所以,这一目标还是放到有关的小说中去达成比较合适。
无独有偶,有一次听课时,发现有的老师将“学习文章情景交融的写法”作为《三峡》的教学目标,心中颇不以为然。《三峡》选自《水经注》,是为《水经》作注的,原则上应该客观地进行描写和记载。虽然作者叙述生动,文笔绚烂,但搀杂个人感情成分是比较少的。也就是说,“情景交融”的手法,在本文不能算是典型的,不宜定为教学目标。而《小石潭记》《醉翁亭记》等则都可以看成“情景交融”的典范之作。
3.现时意义。不管以什么样的方式教什么样的课,教学的最终目的都是教给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尤其新课程标准将“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三维目标之一,就给老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时时、事事站到“育人”的高度去进行教学。尽管在现在的语文教坛上,不少人在反对“把语文课上成物理课、化学课、思想品德课……”要求“还语文的本来面目”。但笔者以为课文的文本意义一定要挖掘出来,不管它是物理、还是化学、还是思想品德。惟其如此,才不失语文的“人文性”。尤其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不能够只交给“思想品德”课,具体到《皇帝的新装》这一课,就完全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就“讲真话”发表意见:什么样的真话应该说,而且要敢于说;什么时候则要讲一些“善意的谎言”、“美丽的谎言”。让学生学会运用辩证法去解决生活难题。因此,目标十一因为有“培养学生辨别真伪的能力”在前而比较客观,目标九则显得有点失真、矫情。
当然,以上所谈只是一个大概,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确定目标时还要考虑到许多具体的细节问题,比如学生的知识水平,年龄差异,地域差异等。所以,上述“三抓”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