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高一数学新教材教学调查与反思

作者:徐安福




  [摘 要]本文通过对高一数学新教材的教学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教师改进的地方,进而对高一数学新教材的教学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调查 分析 反思 建议
  
  为了深入了解高一数学新教材教学情况的现状,笔者对本校高一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这次调查是以某校高一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共收回有效答卷123份,其中男同学69份,女同学54份。问卷共设置20个项目,数据处理采取频率统计的方法。在调查的基础上,笔者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几点关于改进教学的建议。
  
  (一)调查结果分析
  1.学生学习兴趣、习惯、方法等情况调查结果。从调查结果看,学生普遍对数学科目有兴趣,这有可能与高考制度有关,但其中对数学兴趣“浓厚”的同学中,男同学占了78.6%,这充分体现了高中学生学习数学的男女差异性。对问题“对数学有自学、预习的习惯吗?”的回答中,答“有时有”的占了总人数的48%;“阅读数学课外参考书”的同学中,“有时有”的占了51.2%;“先复习后完成作业的习惯”答“偶然有”的占了58.5%。可见学生对数学的良好习惯还有所欠缺,有待培养。反而同学对数学作业的完成上,“有不懂的和同学讨论后完成”的同学有66.7%,可以看出同学的独立学习、钻研精神以及相互讨论、解决数学问题的氛围较好。
  2.学生对电化教学的态度调查结果。结果表明,利用电化设备教学效果并不是预想中的那么理想,回答“很好”的只占了26%,大多数同学选择了“较好”或“一般”选项,有8.9%的同学选择了“不好”选项。这可能与数学老师利用计算机的水平与制作教学课件的水平有一定的关系。但同学对“上数学课时老师用计算机动画演示”,觉得这样做“很好,有助于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或定义”的占了总人数的71.5%。可见,即使是在教师制作教学课件水平不高的前提下,仍然体现了电化教学的无穷魅力。
  3.学生对数学教学情况的调查结果。结果表明,高一学生对学习数学感觉较难的主要是必修1中有关《函数》的内容。原因一方面,与《函数》的内容比较抽象有关,也是学生刚进入高中,要有一段适应的时间;另一方面,函数内容在高中数学中所处的地位比较重要,相互联系、综合性强有关。而对“喜欢上什么类型的数学课?”的回答中,答“新课”的占了53.7%;对“喜欢上什么形式的数学课”?的回答中,答“讲练结合”的占了81.3%。这样的调查结果符合高一学生的心理特点,同时体现了在数学教学中要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则要重视练习课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反思教学工作与对高一数学新教材教学的几点建议
  1.搞好初高中的衔接。首先要搞好教学方法上的衔接。问一问初中数学老师,了解他们的上课方式、方法以及初中数学的有关内容,听一听初中老师的课。在刚开始时,宜细不宜粗,宜慢不宜快,采取“低起点,严要求”的方式进行。其次,要搞好知识的衔接。对于高中学习中经常用到的知识,如二次函数,方程(组)等要加以巩固,对常用到的数学方法如:换元法、配方法、待定系数法等,也要做好承前启后的衔接工作。第三,做好心理上的衔接。初中学生刚升入高中,对未来充满憧憬,教师应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信心。
  2.搞好专题讲座。高中数学知识是成“板块”结构,分散编排的,因此在讲完一个章节单元后,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或辅导课做好专题讲座。如函数的值域,复合函数单调区间的求法,补充一些课本上没有的内容,如三角函数的最值求法、立体几何中的方法体系等。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系统掌握一些解题方法,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3.做好数学学法指导工作。
  (1)形成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指导。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学习需要、动机、兴趣、毅力、情绪等,良好积极的非智力因素,可以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长盛不衰,做法可以从激发学习动机、锻炼学习意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几方面入手。
  (2)数学学习方法内化的指导。首先要正确认识数学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讲述运用的科学方法,也可以召开学习方法讨论会,或让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介绍经验等。其次,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的学法因素,把学法指导渗透到教学过程中。最后,是数学学法的矫正指导。了解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找出症结,加强调查与观察,采取相应措施予以针对性矫正,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4.积极参与现代课堂的教学改革与教学实践。现代课堂教学是指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学过程各要素及其组合方式的优化为特征的课堂教学。因此,数学教学应从“传授知识,讲深讲透”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转变到以激励学生学会学习为特征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课堂模式。由学生被动听讲的课堂变成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所以,在教学中应有让全体学生都有思考,发言,练习,讨论的机会。
  (1)以现代建构主义观的科学思想指导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基本观点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他人(教师、学习伙伴等)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个体自己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在此理论指导下,更加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性,强调课堂要具有以下特征:个人体验、智力参与、自主活动。为了提高学生主体参与教学过程的程度,数学教学应当把学生置身与问题的情景当中。而在问题情景的创设中体现出情感性、建构性与探索性。
  (2)增强数学课堂的教学艺术。教学的艺术就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精心设计、组织与实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艺术,教学的艺术就是启发的艺术,就是师生双方密切合作,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艺术;教学有法——教学要符合认知规律,遵循教学原则;教无定法——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的特点和使用范围,教学的艺术就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并创造地运用教学方法的艺术。
  (3)积极追求与有意识反思相结合,促进自身的不断完善。“教师的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以自身行为及其行为之依据的‘异位’解析和修正,进而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效能和素养的过程。”无论是青年教师,还是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与新教材的推广使用,都有反思的必要。通过自己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反思,找出自己的不足,通过自我诘难、筛选并淘汰不良的教学行为习惯,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元昌.试论教师的反思及其策略[J].教育研究2001,(12):17-21.
  [2]徐新斌.主题参与式教学的三个案例[J].数学通讯2002,(5):6-8.
  [3]涂荣豹.建构主义观的辨析及再认识[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