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创造性地教 探究性地学

作者:陈 赟




  有效的数学学习来自于学生对数学活动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探索。课标中提出:“科学的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体验探究的过程,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如何才能达到这一目的?
  
  (一)不拘于教材、教案,以学为主
  
  教师在教学中“要用教材教而不能教教材”。书本上的例题、习题只是进行教学训练的凭借,教案只是预先的设想,课堂上只有跟着学生的思维走,才能最大限度的解放学生,开阔思路,以学为主。如“20以内的进位加”,教材是按9加几、8加几、7加几、6加几依次编排的。实际教学9加几时,学生通过摆学具,很快发现了计算方法,并且发现其中的规律是减1进10,这说明学生的思维还很活跃,还有进一步的学习需求。为了不打断学生的思维,索性改变主意,出了几道8加几、7加几、6加几,让他们继续探究。不出所料,学生发现了8加几即减2进10,7加几即减3进10,6加几即减4进10,这样既简化了知识,又提高了效率。再如教学“万以内的退位减”时,在学生已解决了连续退位减的算理后,出示一道题:2286-197=______,先让学生判断是不是连续退位减,然后要求不改变减数只改变被减数中一个数字,使它仍然是连续退位减,结果学生编出了许多题,笔者选择了几道板书:①2246-197,②2236-197,③2226-197,要求男同学做①②,女同学做③,边做边思考:你会发现什么?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学生很快找到了计算方法,这时学生的状态相当好,于是继续出题: 2006-197,让他们再试试,学生兴趣浓厚,本来两课时的内容,结果一节课就学完。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感知,思维活跃,自主探索意识萌发。
  
  (二)换位教学,主动参与
  
  有时,课堂上学生好动、懒散,学习兴趣明显减低。看着孩子们无精打采的样子,笔者索性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任由他们自由发挥。这节课的内容是:口算除法例1:45÷3,现把片段摘录如下:
  老师不慌不忙地在黑板上板书:45÷3,接着提问。
  师:这道题谁会口算?
  生:我会,得15。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我把45分成30和15,30÷3=10,15÷3=5,10+5=15
  师:为什么要把45分成30和15呢?
  生: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被3整除。
  师:为什么不分成40和5?
  生:因为这样没法除?
  师:请同学们说想的过程,谁来讲一讲例1的意思?450÷3,谁来说一说怎样想的?请做:“练一练”做完后同桌互说……
  课堂气氛出奇的活跃,于是教师说:同学们学得很认真,下面再出几道题考考你们,有兴趣吗?全班同学都很兴奋。可是做题的效果并不理想,课堂一时静了下来。于是问到:
  “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果呢?你们自己分析分析。”
  “我们还没有完全学会。”
  “我们练得太少。”
  “在上课前没给我们复习。”
  “我们交流得太少。”
  “我们说想的过程太少。”
  ……
  纵观整个学习过程,可以发现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真正意义上的转变。学生自主探索,开展小组交流,在讨论中弄清解题思路,明白了做一道题不仅要知道结果,更要明白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彻底的转变观念,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时间和空间,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同时,老师的主导作用也不容忽视,要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学。
  
  (三)大胆提问,感悟学法
  
  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假如能让学生有机会自己提出问题,成为“问”的主体,那么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精神将被大大激发。有这样一节课,课中有这样的一道题:“李小兰一天能编15只竹篮,已知每10千克毛竹可编8只竹篮,每千克毛竹的价钱是0.48元,每只竹篮的售价是2.1元,算一算:①每一只竹篮所用毛竹的成本是多少元?②李小兰一天能赚多少钱?”对于第一小题学生没有异议,对于第二题却发生了争议。大部分学生列式为:(2.1-0.6)×15=22.5(元),但是有一位学生却说不一定,认为:“一天能编15只竹篮,若全部卖出就可赚22.5元。如果一只都卖不掉怎么能赚钱呢?”一番话把全体同学的思维激活了。于是全班同学开始续编题,继续讨论……这堂课很成功。这位老师能给予学生这么广阔的空间,学生怎么会不敢提问,怎能不会学习?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能够突破思维定势,从不同角度去分析解决问题,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而感悟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