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浅谈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作者:晏荣梅




  创新是小学生潜在具有的一种朦胧意识,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也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那么教师如何发挥“主渠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呢?下面结合本人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1.在教学目标上, 做到“上不封顶”。
  教学目标的确立是教师教学思想的充分体现,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前提,有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就能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学目标的确立上,笔者始终坚持“下要保底,上不封顶”。“下要保底”是指要遵循教学大纲的要求,扎扎实实地完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达到教学大纲中规定的“了解”“掌握”“初步”“熟练”等程度的要求。“上不封顶”是指教师在完成上述教学目标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敢于突破教材,敢于突破自我。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越活越好,思路越宽越好,质疑越多越好,方法越奇越好,速度越快越好,争论得越激烈越好,观察得越细越好。这样的教学目标的确立,不仅有利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目标的完成,同时也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我会学”。
  创新意识确切地说不是在“学会”中形成的,而是在“会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学会”是学生侧重于接受知识,积累知识,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会学”是学生侧重于掌握学法,主动探求知识,目的在于发现新知识,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学会”是“会学”的前提,“会学”是“学会”的创造。因此,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坚持把的“教”变成教师的“引”,把学生被动地“学”变成主动地“学”。教师的“引”是前提,学生的“会学”是升华,是创新。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引”的设计:一是要奇异,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到有趣,从而创设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兴趣;二是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到并不深奥,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要符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实际,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容易受到启发,创设学生勤于动脑,富于想象的氛围;四是“引”的深度,广度、坡度要适宜,从而使学生能从相关的各个方面去积极思考学习内容,寻根挖底等等。
  在设计好教师的“引”前提下,还要注意学生“学”的设计;一是让学生带着教师“引”的问题自学,其目的是使学生对新知识达到懂和会,即求“会”,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前提和基础;二是带着“为什么”去自学,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不同的理解,达到对新知识解决问题办法的认同,即求“同”,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过渡;三是带着“这是唯一的吗”的质疑去自学,其目的是培养学生于无疑处见有疑,从而激发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其它途径和办法,即求“新”,这是学生创新意识的萌芽。当然,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不是一题一课所能完成的,只有长期坚持,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学生的创新意识才会逐步形成。
  3.在教学练习中,使学生“跳一跳,摘果子”。
  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会学”中逐步形成的,而创新意识的巩固与提高,则是在教学练习中得到保证的。因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十分注意练习题的设计,具体做法是:一是层次分明,既要设计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巩固题,又要设计出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发展题;二是形式要新颖有趣,就是说练习题既要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又要高于学生的生活,使学生乐学善思;三是条件要发散多变,使学生认识到,结果不能唾手可得,需要认真思考,反复实践才能解决;四是适当运用一题多解等等。
  总之,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只要认真研究和探索,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就会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