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农村高中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作者:郑爱民
人的体育兴趣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发育而不断变化发展的,但更重要的条件是在社会需要原则和个人适应原则之下,在学校教师引导下通过学生主体实践活动培养起来的。
高中生的体育兴趣在良好的教育条件下可能更加稳定,具有明显的选择性。但同时也显现出更大的不平衡性:从年龄上看,高一、二年级学生体育兴趣的发展有上升趋势,而到高三却出现停滞和下降趋势,有的学生仍然喜欢体育,有的学生却对体育毫无兴趣。在性别的差异上也很明显,男生喜欢竞争性强、对抗激烈的项目,女生在体育活动中的惰性更加明显,怕脏、怕苦、怕晒、怕出汗,部分学生对体育课持消极态度。但是,在正确教育影响下,有些高中生会对某些体育项目或体育锻炼产生执着的兴趣。
(一)农村高中生的体育兴趣现状
高中生的体育兴趣多在小学、初中阶段就已奠定,可见小学、初中阶段是学生体育兴趣发展的关键期。但是,这种现象只是在城市和南方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中凸现,在广大农村落后地区却不尽然。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落后,造成师资力量、场地器材和教育教学观念的相对滞后,小学、初中阶段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发展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在个别地区甚至起到抑制学生体育兴趣发展的反作用。调查显示,在农村高中生中,97.3%的学生认为体育对人的影响是终生的,并有91.2%的学生表示喜爱体育活动(铜山县夹河中学“农村高中生的体育兴趣的培养与研究”,2000年1月)。进一步研究显示大多数学生的体育兴趣存在很大的盲从性,且呈现出很大的不均衡性,这类学生多集中在高三年级。大多数学生报名参加各项体育活动均为盲从性质,并无明确的指向性,他们对各类体育项目了解不多,各项运动技术掌握较差,有少数学生在初中阶段从来未接触过各种球类项目。这就给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和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果在高中阶段学生不能初步形成专一的体育兴趣的话,这将对学生在大学或学校后的体育活动产生消极的影响,对学生终身体育的实现产生巨大的阻碍作用。因此,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就成为农村高中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体育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追求真理的愿望”。教师应通过教学和组织课外体育活动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方面起到主导作用。
1.愉快教学法。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贯彻愉快教学的宗旨是要使学生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满足其趋乐避苦的欲望,由此而产生体育兴趣。贯彻愉快教学的关键是教师。教师要以充沛的感情,专注的精神、优美的动作、生动的语言、娴熟的技巧,组织得法的体育游戏,通过和蔼可亲的态度来感染学生,建立起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之情,充分信任、尊重学生,用“乐教”影响学生“乐学”,防止由于体育活动内容的苦、累、脏以及其他因素造成学生惧学的消极心理。
2.满足教学法。活泼好动是青少年的天性,所以他们之中绝大多数人喜欢上体育课,参加体育活动。但是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差,注意易分散,这就需要对他们进行积极引导。高中生的求新好奇心理仍然较明显。好奇心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探索事物或获得知识的认识需要。对本校学生的调查显示,有85%以上的学生不希望几个月、一学期甚至一学年只进行一项体育项目的学习,学生希望体育课上教学内容常换常新,每节课都有新东西、新活动、新收获。体育教师应抓住“国家新体育课程标准”和“中小学体质健康标准”实施的有利时机,尽量在新字上下功夫,不仅要教材新,而且要教法新。如同是喊口令,既可以由教师喊或吹哨子做,也可以由学生喊,师生轮呼口令做,敲击乐器做,音乐伴奏做等;同是队列练习,队形可变换成不同的类型等。只要教师注意教材内容安排的新颖性,教法手段运用的多变性,充分体现体育课的活动性、游戏性和娱乐性,就能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体育兴趣。
3.教学“引趣”法。体育兴趣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环境因素的诱发。教学中持续“引趣”是引起学生愉快体验并逐渐形成体育兴趣的重要条件。教师可以通过新颖的教法、生动的教学用语、优美的示范、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设置疑难、情景设置和丰富的体育信息来引导学生,使学生在愉快的体育体验中逐渐形成稳定的体育兴趣,并初步形成专一的体育兴趣。
针对目前农村大多数高中生缺乏必要的体育体验,学生的体育兴趣存在很大的盲从性、随意性和不稳定性的现状,在农村高中生中应首先强调学生广泛体育兴趣的培养,不宜过早地将一项或几项体育项目作为高中学段的教学内容。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的体育兴趣,又不能把学生的体育兴趣推向极致,学生的体育兴趣只是学校体育改革的依据之一,而不是唯一依据,而且学生的体育兴趣是可以培养、拓展和改变的。在体育参与的动力调节系统中,除体育兴趣外,还包括体育参与需要、体育参与动机、体育态度和体育活动习惯等因素,只是在中小学阶段体育兴趣的作用更加突出一些。并且,学生在高中阶段后的去向以及环境预期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学生体育兴趣的选择和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