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飞扬个性 享受快乐

作者:朱精益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倡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把学生看作是知识与文化的创造者。在语文教学中,应把学生生命的个体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的尊严、价值、自我意识、个性得到发展,享受学习的快乐。儿童的特点是好动,好奇心强,遇事喜欢参与。在教学中,教师可积极采用符合新课标要求的开放式教学方法,顺应儿童的天性,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一年级的学生对音乐、美术、 体育、电脑等学科最感兴趣了,可将语文学习融进各科,利用文中的插图或挂图让学生进入学习中,让学生看图想象理解知识,贴画巩固知识,画画拓展知识,编儿歌记字,唱诗歌,电脑搜集资料,手工制作教具等。这种学习方式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都具有好胜心,还可经常开展一些刺激兴趣的比赛活动。例如,对一年级学生来说,识字是最重要的想象内容,为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巩固识字效果,可进行“开火车、找朋友、猜谜语、转转盘”游戏比赛。在教学第二册有关生字时,让学生课前自学做好“转盘”,课上自读,发现字的特点,然后小组合作自编“转盘识字儿歌”:大转盘,转呀转,帮“也”找朋友,碰到三点水,变成一个“池”字……最后学生读文,猜谜语。之后,师生一起评判比赛情况,颁发奖品。整节课,学生都在欢声笑语中度过。课后,小朋友兴奋地说:“这样学习真好玩!”让学生在玩中学体现了新课改要求的释放学生的个性,增添了学习的乐趣。
  1.满足见个性,获得快乐。课堂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阵地。在吹遍课改春风的今天,小学生们有许许多多不同寻常的新要求。比如他们希望在课堂学习中受到充分的尊重,“让我按我的需要来学”已成为大多数学生的心声。如学习《蘑菇该奖给谁》,让学生读了课题后,说说想知道什么?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一连提出好几个有价值的问题:蘑菇奖给谁的?谁奖蘑菇给谁?为什么奖蘑菇?蘑菇是什么样的?哪里来的蘑菇?课文会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故事?我想是不是兔子比赛的事?得奖后的心情是什么样的?课上,对学生感兴趣的、想知道的内容引导探讨。让学生按自己的需要学习,还给他们自主权和选择权,他们学习起来很有兴趣,学习起来很轻松,很带劲,获得了快乐,激发创新动力。
  2.对话扬个性,感受快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通过对话换来学生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释放。对话的深刻性与高质量是课堂教学的价值追求。教学中应时时留心,有意捕捉时机,营造对话的高潮。从实际出发,从语文学习规律出发,从不同学生的个性出发,让课堂洋溢着浓浓的对话氛围。“你认为该怎样读?”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不同,生活经历不同,情感体验不同,审美能力和个性特点不同,朗读能力不同,所以体会也就千差万别,读出来也就各不相同。要尊重学生的理解,尊重学生的差异。并在教学中多给学生一点赏识、表扬、肯定与信任,和学生一起走进创新的乐园。“我看你们读得好,我很想读,能给我这个机会吗?”努力让学生从师生对话中体悟民主与平等,拨动学生的心弦,从而让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如学习《蘑菇该奖给谁》,一个学生在谈读后感时说:“我就喜欢小黑兔。”我听出了他的弦外之音,便让其他学生猜猜他为什么有这种感情。最后,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小黑兔没有获奖,但它一定从中受到一次教育,今后它会记住妈妈的话‘勇敢和高手比赛’。它会积极上进的。”话语未完,其他学生就满脸笑容,掌声四起。
  3.自决显个性,体验快乐。素质教育归根结底是“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教育。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给学生开放自由的天地,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让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然充分的显露。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可以营造主动的学习氛围:问问学生喜欢读哪段,愿意读哪段……在明确学习目标的情况下,不妨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开学习。如学习古诗《江南》时,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分组自学。他们有的尽情朗读,有的用语言描述江南美景,有的收集了资料相互交流,有的用画描绘,有的形象表演。另外,注重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如学习拼音时,有些学生发现了声母b p d q 容易混淆,让他们课后想办法辨别。问:“小朋友,谁能用一种好办法把它们四兄弟分清呢?”学生们纷纷说:“我用儿歌法,我用猜字谜,我会做手势,我用拼图”,用这样的方法,他们很快辨清字母,牢牢记住。只要学生自己想出来的就是好的,而且他们互为启发,问题解决得更圆满。这样,让他们作出自己的决定,自由地想、说,主动探究,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机会充分发挥个性特长,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激发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