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中学语文教学个性化阅读刍议

作者:张 鹏




  [摘 要]针对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本文认为阅读过程是个体的感悟和体验建构的过程,教学中应让学生感受语文中的意镜,体验语文中的情感,才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 阅读 感受
  
  阅读过程是阅读个体的感悟和体验建构的过程,是一种再创造,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长期以来,阅读教学过程中统一的要求、统一的指导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潜能,使得阅读教学缺乏灵动与生气。《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就不能不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所带来的差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到了《易》,道学家看到了淫,才子看到缠绵,革命家看到了排满,流言家看到了宫闱秘事”(鲁迅语)。只有在大力张扬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基础之上,充分挖掘阅读主题,才能使之丰腴厚实。
  
  (一)个性化阅读是一种自主性阅读
  
  理想的阅读境界是什么?它应该是一种带有个性化的选择与吸收的过程。只要对生活中的阅读现象稍加观察,就会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阅读个性。由于以往填鸭式的教学,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教师的现成结论,没有意识到自己是阅读的主人。在阅读中教师更要善于营造一个有利于阅读主体情绪化的氛围,使其成为自觉主动的行为者,而不是教师活动的追随者。要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可以放声朗读,可以展开争论,可以动手操作,也可以进行游戏表演,调动多种感官,全方位地感受并理解阅读材料所包含的信息与意蕴,从而获得独特的体验,生成和创作新的意义。比如学习《黄山奇石》,引导学生感受黄山奇特而壮观的景象,如果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看到的、想象中的景象,有的学生能流畅地表达自己所想的,但多数学生看到了,也想到了,可是表达的效果并不佳。是不是可以允许不同的交流方式呢?愿意口述的可以口述,想通过感情朗读的也可以,根据黄山风光录像,设置一个旅游情景,让学生莱当一回导游,写一首稚嫩甚至不算诗的小诗,画一幅比课文描写更美的黄山奇石图,难道这些都不可以吗?教师给学生留下了自由开掘的空间,而个性化的交流方式则激活了学生各富色彩的智慧,他们选择其一,自由演绎,让个性尽情展现,潜能从容释放。
  教师还可以适当引导学生自主取舍阅读对象。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学生自主取舍学习对象,学生感到很轻松,能利用自身有时发挥自身的潜能,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例如一位老师在教《落叶》一课,文中写了“树叶落落在地上”、“树叶落在沟里”、“树叶落落在河里”、“树叶落在院子里”四段,结构差不多。教学中,教师让学生选定一个感兴趣的段落进行学习,掌握学习方法,然后让学生自由取舍一两段加以细细体味,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个性化阅读是一种体验性阅读
  
  在阅读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体验,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能把教师个人的理解和体验强加给学生,教师要该改变过去教师以绝对权威的角色主宰课堂的局面,要成为学生阅读活动中的合作伙伴,要学会倾听,激励学生勇于表现自我,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张扬自我的个性,要引导学生尊重阅读体验,进行个性化的阅读交流。否则,个性化阅读无从谈起。文章不是无情物,每篇文章中都涌动着作者生活经验的积累,人生情感的抒发,人格精神的建构。阅读也不是无情物,如果没用情感的参与,思想的交流入乎其中,便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而这种沉潜到语言深处的涵咏体味,靠“理解”是不能实现的,必须靠“感悟”。我们读书往往能得意忘言,抛其形而得其神,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因此,学习语文必须摒弃繁琐的分析,走“感悟体验”之路。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心理自由和阅读时间,创设情境,让学生去“感”去“悟”。记得在教学《槐乡五月》一文时,有这样一个句子“……清香、浓香、醇香……这时候,连空气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沉浸在香海中了。”无一不在渲染槐花的芳香四溢。香,本来就是一个抽象的事物,只有和学生的体验挂钩,激发学生的个性理解,才能真正领略到文本的内涵。故而,要紧扣“沉浸”二字做文章,让学生联系生活体验来说说自己在什么情况下也曾经“沉浸”在某种味道里。学生有的说妈妈在房间洒了花露水,房间就都是香的了;有的说家里的桂花开了,还没走近就被香气包围了。有的说夏天家里喷了杀虫剂,那种味道很久都不能散去……给学生提供自由发表独特见解的言语空间,让学生各抒己见,学生的思维更活跃,个性更飞扬。因此,教师要从有利于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角度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摒弃“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阅读与交流的氛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建构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意识,使学生在一种自由而和谐的氛围中深入体验,畅所欲言,充分表达。
  
  (三)个性化阅读要根植于文本而超越文本
  
  面对文本,读者也是作品创造的积极参与者。与作者的地位和作用相当,读者对文本的接受过程实质上是对作品的一种再创造过程。任何阅读都不能是“清白的阅读”,都必然加进读者自己的“前理解”,因此,任何读者理解到的意义都不完全等同于作品原来的意义,而且不同读者面对同一作品所理解到的意义都不可能完全一样。还记得读完《普罗米修斯盗火》这篇课文后,笔者让同学们自己评价一下故事中的宙斯。有学生说:“宙斯是个残忍而没有同情心的暴君。普罗米修斯盗火是为了人类能过上光明和温暖的生活,但宙斯却狠狠地惩罚了他,真是是非不分,外加心狠手辣。”可也有学生的回答出人意料:“我觉得这样评价宙斯不公平。虽然普罗米修斯盗火是为了人类,但他毕竟触犯了天规,既然是触犯了天规,那宙斯惩罚他也没什么不对。如果宙斯不惩罚普罗米修斯的话,其他神可能会觉得破坏天规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那宙斯还怎么管理天庭呢?”很显然,对于这个人物学生有不同的看法,教师不需要做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而应该跳出定向思维的藩篱,开掘丰富多彩的结论,引导学生在与文本的再次对话中、在师生互动的评价平台上丰富文本和自我,逐渐接近、认识事物的实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个性化对话,重视学生情感的融入,让学生愉悦地读,快乐地读,从中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作者心灵交汇,产生共鸣,让学生向受到审美的乐趣。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文本进入一所所“精神家园”,进入一座座民族与世界、古代与现代思想文化的宝库。例如学生读了屈原,就会感到自己的卑琐;读了陶渊明,就会感到自己的势利;读了李白,就会感到自己的狭窄。这种对“卑琐、势利、狭窄”的自责心理就是与文本中屈原、陶渊明、李白的“高尚”、“淡泊”、“豁达”对话的反观效应。学生在文本中有声、有色、有思想、有韵味的语言世界里流连忘返,透过美的语言窥见了美的心灵世界。不知不觉中,学生就会发现自觉变了,变得比昨天更智慧、更善良、更宽容,变得比昨天更复杂也更单纯,更聪明也更天真。
  阅读一篇篇的文学作品,就是进行一次次的精神探险。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以新奇感、神秘感、无畏感走进一个个文学“迷宫”,迈进一座座文学“殿堂”,探索一块块文学“新大陆”,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可以根据学生需要,因文而异,适当地切换阅读视角。引导学生的创造动机,使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对课文涵咏、体味、思考,读出疑问,读出新意,读出他人未曾有过的感悟和新异的结论。在《最大的麦穗》教学中,苏格拉底“以麦地当教室,以麦穗当课本”,“他不是直接告诉学生一个道理,而是让学生体验,悟出人生道理”,“他讲得少,引得巧,效果好”,“但他的教学中没有注重爱惜粮食得教育。”这些都是学生创造性阅读的成果。
  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见解”,因此,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个性化阅读,才能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获得人生感悟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