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依托文本 走进生活
作者:徐 丽
1.引导学生横向发展。
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独立思考,放飞思维,拓宽视野,增加课堂学习的信息容量并灵活运用。这样的教学才是丰满的、有生命力的。课文中所选入的篇章,不论是童话、寓言,还是诗歌,都是文质优美、含义深刻的。不同时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也是不一样的。要想深入地理解文章,就必须让学生深入到作者生活的那个年代。但历史是向前发展的,要想了解当时作者的心境,必须让学生搜集那个时代的有关信息及作者的生平和内心的感触。如教学《泊船瓜洲》这首诗之前,先和学生共同查找了这首诗的背景资料以及作者的有关情况,让学生事先收集描写江南春天的诗句和片断,在课堂中适时出现,不仅加强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而且强化了感悟和语言运用。在感知的基础上,进一步领悟王安石家乡的美、爱乡的情,并结合自己的感受进行表达训练,从而站在了文本的上面,拓宽了文本学习的视野。
2.引导学生纵深发展。
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准确领会课标的内涵,不难发现拓展的内容完全取决于是否有助于学生读懂文本,促进师生对话。教师应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有助于理解课文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关键点、空白点进行拓展,使拓展为理解文意、深化主题、达到教学目标服务。如学习《泊船瓜洲》这首诗时,学生从“一水间”“只隔”“数重”这三个词体会到:烟波浩渺的长江不再浩瀚,崇山峻岭只不过几重,诗人离开家乡时间不长,可在途中还时时遥望家乡。在此,又相机补充了王安石在同一时期写的表明心迹的一些诗句,学生感悟到诗人是多么的眷恋家乡,对家乡是多么的依依不舍!从“又绿”、“何时”这两个词中,学生体会到诗人虽然归心似箭,但还是觉得归期难卜,以及诗人远大的政治抱负无法施展的孤寂与忧愤,感悟到诗人想早日脱离官场返回故居的愿望。王安石的恋乡情怀深深地润泽了学生的心田。这样,学生的思维水平得到了发展,文化的熏陶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3.引导学生走进生活。
语文教学离不开课本,课本是学生学习语文最主要的文本。尽管学生年龄小,阅历浅,但通过阅读,他们同样能通过他人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拓展视野,增长见识。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不仅是在学习语言文字,也是在学会生活。通过一次一次的诵读指导,让文字活起来,让画面动起来,让情感走进来,让学生的心灵有所震颤。如《匆匆》这篇文章比较特殊,是朱自清先生早期的散文作品,阐发的是自己对时间与生命的感悟,学生不易理解。可引领学生反复诵读,并让学生结合平时的积累说出有关时间宝贵、时间易逝的名言警句、俗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再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仿照文中第3自然段的排比句式,写时间飞逝的片断;也可以结合朱自清的八千多个日子,再联系到自己四五千个日子在干什么、想什么。学生深深地体会到应珍惜时间,有所作为,才不枉费此生。教师要努力让语言文字与生活情景、与学生的感情世界连接起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生活、感受情感,获得真实而鲜明的印象,在心灵上留下深刻的印记。架起文字与实景的桥梁,让读书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4.引导学生走向未来。
好的语文课应展示两种魅力:其一,是语言的魅力;其二,是精神的魅力。语文教学必须与语言文字紧密相连,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读书热情,引导其与文本对活,多角度地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比如学习《井阳冈》一课,武松与老虎刚交手时用哪一个词最能表现武松的动作,学生很快便找到了“闪”字,再提问:这里的“闪”是不是可以换作“躲”字。学生把两词放入课文比较、推敲,发现“躲”尽管也有离开的意思,但不及“闪”字动作敏捷。一个词的运用,立刻看出了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传神,也让学生们体会到了汉语言的细腻变化和无穷魅力。当然,还要透过文字看到文章内在的精神,因为语文课是一种精神力量,是学生精神发育的摇篮。透过文字描写去体味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而探究其深层的品质,使自己受到震撼和陶冶。比如《鲁滨逊漂流记》一课,课前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作业:“如果你一个人被困到荒芜人烟的孤岛上,你会怎样?”通过学生的交流,答案各式各样。然后引导学生学文,朗读感悟,鲁滨逊的形象在学生的脑海中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立体,他那顽强进取、敢于向困难挑战的精神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就不仅仅是学习语言文字了,更是做人的引领。此外,在语文方法的指导上,像课标中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也是一种精神的启迪。
总之,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还要关注其精神素质的塑造。将语文的文化魅力生动地展示出来,是语文教学努力的方向、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