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阅读教学如何引领学生向课外拓展

作者:刘 惠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应该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也就是说要不断拓宽语文学习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那么如何有效拓宽语文阅读教学的领域呢?
  
  (一)抓好学生与课文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促成课内向课外的延伸
  
  人们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能让学生与课文一见钟情、一见如故,课也就成功一半了。所以,在进行第一课时教学时,不能只机械地着眼于熟读课文,还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给予他们抒发情感、交流情感的时间。这样抓住了学生对课文的第一次整体感受,所以学生就很容易地回想起以往的生活经验,产生共鸣而丰富阅读体验。学生刚接触课文,新鲜劲很足,感情也很充沛,老师也可以借助人物形象、名言警句、优美描写等为切入点,达到感染学生的目的,使语文学习进入一种美妙境界。
  站在一篇课文的教学角度看,注重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受,能激发起学生对课文的情感和兴趣,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有了这样的铺垫,学生再进一步深入领悟课文内容时就不需要教师的大量讲解,教师只要顺势导之即可。笔者认为这才是第一课时所应该真正完成的教学任务。要想完成这个任务,只需要教师时刻记住这样一句话: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你想说点什么吗?再留出些时间,让学生的感情静静流淌,娓娓道来即可。比如《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学生读完后都很动情,教师便顺情导之,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感受,他们在交谈中联想到了自己喜爱的动物,表达出自己对彭德怀的理解,与文本产生共鸣。这样不仅充分调动出他们已有的情感体验,还因为没有按程序读词而隔断学生的情感,使得再学课文时学生的积极性高涨,收获颇丰。所以,第一课时的学习一定要重视学生的整体感受、学生对文本的第一印象,这样才能让学生本人对课文的理解更充实。
  
  (二)指明课外阅读方向,有效实现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的延伸
  
  1.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课本所选文章的作者资料。作者的资料包括作者的生平、思想,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及写作原由等,了解这些可以更好地把握作品的主旨,体会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因此,很多教师在上课之初就先摆作者的资料,其呈现方式一般是学生无重点地阅读,然后进入课文学习。这种做法不能全盘否定,因为这样能为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提供必要的知识背景,但有时这种过于程式化的做法不但会破坏整个的课堂氛围,同时由于资料的针对性不强导致对学生进一步感悟课文的帮助也就不太明显了。对于不同的课文、不同的作家,在指导学生阅读相应的作者资料时就应该有不同的侧重点。
  2.指导学生阅读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提示学生阅读前,老师要对课文进行深入地挖掘、分析,以便找出最有价值的课内外连接点,启发学生阅读,从而帮助学生学好课文。
  3.借助教材,指导学生阅读不同文学形式的作品。老师应在课堂上遇到一种文学形式就相机介绍一种,并建议学生针对这种形式拓展阅读。比如在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时,用浅显的语言介绍小说这种文学形式以及《水浒传》这部长篇小说的大概内容,激发学生对《水浒传》和小说的阅读兴趣。
  
  (三)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将语文学习和生活实际相联系
  
  具有发散性思维的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具体表现在语文学习中就是指学生能通过想像从各个角度联系生活,扩大思维的空间,使阅读变得饶有趣味。在教学古诗《村居》时,这一想法得到了较好地体现。古诗本来就具有很大的想像空间,同时该诗所描写的内容又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贴近。根据这两点,可以诗中的字作为投向学生脑海中那激起千层浪的小石子,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由“草”字让学生想周围的环境;由“莺”字让学生想天空的景象;由“散学”让学生联想自己放学时的轻松愉快;由“纸鸢”让学生回忆起自己放风筝的情景……这样学生在想像中领悟了诗的意境,在想像中训练了发散思维,在想像中联系了实际生活,在想像中拓宽了语文学习的外延。
  课本中许多意味悠长之处都是进行这方面训练的极好素材。比如,《孔子游春》一课中描写泗水河畔春景和孔子论水的两段内容,含义深刻,形式整齐,很能触发学生想像。教师可顺势导之,让学生用“……是她……”的形式把大自然当作母亲,发挥想像进行仿写;又让学生学习孔子论水,用“水……它好像……”的形式发现水的其他特点仿写,训练发散思维。这样,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写下了许多优美的句子。
  虽然阅读教学较之学生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来说只能算是一扇小小的窗户,但是老师们如果能在指引、激发学生推开一扇扇窗的工作上多思考、多实践,那么学生也会欣赏到各种美景,收获着更多的精神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