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运用“情境教学法”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作者:阮永庆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教学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尽量整合教师的经验、学生的经验、教材等资源,为学生的成功学习设计良好的环境,这种人为设计的教学环境,即称之为教学情境。设计教学情境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经验和“情商”,激发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求知欲望,促使思维进入最佳状态,使数学学习变得有趣、有效、自信、成功。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中设计一些实际的、新颖的问题,让学生想办法解决,而这些问题利用旧知识又无法解决,由此引发学生对新的知识技能的欲望,实际上就是求知欲。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处于一种自主探索知识的状态,会产生一种满足、快乐、自豪的积极情绪体验,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兴趣,产生自我激励、自我要求上进的心理,并成为进一步学习的内部动力,从而进一步获得良好的学习能力。
(一)情景创设,寻找生活现象
[案例一]浙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第六章:图形与坐标。
在“6.1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一课的情景创设这样设计:
师:家长要来学校开家长会,怎么告诉家长你的座位呢?
生:告诉我爸妈我的座位在第二组第四排。
师:很好!那么到体育场观看体育比赛又怎样找座位呢?
生:看票上几排几号。
(教师把以上两组号码写在黑板上,又擦去了“组”“排”“号”等字,黑板上剩下了两组数字。)
师:在这里无论在教室还是体育场,确定你所在的位置需要几个数?
生:(异口同声)两个……
这是一个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件,教师不必做任何解释工作,把比较抽象的直角坐标系转化成为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的问题,显得非常合理而恰当。这种设计正体现了《新课标》倡导的把数学知识建立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基础之上,使得数学知识生活化,充分体现了数学的转化思想。
(二)问题设计要贴近现实生活
数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寻找数学知识的生活原型将有助于消除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激活学生的直观思维,触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事实上生活中的许多数学知识的原型不一定都是学生能接触得到的,所以在问题设置上一切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案例二]近期银行加息频繁,对于银行存款(活期、一年、三年、五年),帮助家里计算一下哪一种存款更合算。对生活在发达地区的初中学生来说,他们很关心这类事情,也非常乐意,问题一提出学生就主动地去研究,相互之间去交流,实践证明效果非常好。
又如小张去杭州新书店去买参考书,从车站下车,一看路标去新华书店约9.5公里,而杭州出租车起价10元,达到4公里后每增加1公里加价1.8元(不足1公里部分按1公里计算),问小张的出租车费为多少元?
这是一类与日常生活紧紧相连的趣题。这种从当今“商品经济热”的实际出发而设计的习题,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当一回“小能人”、“小经理”。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数学学科特点,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好的实际问题,尽量求活、求趣、求实,加强设计“精品”习题意识,以少胜多,以质为上。
(三)展开想象,再现生活情景
在数学教学中,要使学生的应用意识和思维能力得到较好的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效应。注重设计生活情景,为学生提供情景化的知识背景,是当代数学学习心理学“情景认知”的重要观点,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
[案例三]浙教版九年级下第3章3.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教学中创设“日出”的问题情景:
师:大家都看过日出。当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情景?(学生陷入想象之中,大约2分钟)谁能说出想像中的情境?
生:……
教师把日出这一自然现象作为课程资源引入数学教学,学生通过回想日出的景象画出了两种日出的图画,一幅是美术图画,一幅是一条直线和一个圆。在学生都欣赏艺术图画的美时,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一条直线与一个圆的数学美和它的价值,它的价值在于抽象和简化。让学生看见自然现象中的数学价值,同时也反映了自然现象与数学之间的联系。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把变化着的自然现象再抽象成数学问题,引出了直线与圆的相交、相切、相离三种关系。这样让学生更多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探索,在学习的同时更好地认识世界,体现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知识和生活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真正体验到因探索而获得成功的欢乐,从而产生更大、更深的求知欲望。
(四)动手实践,寻找身边数学
皮亚杰指出:“只有儿童自我发现的东西,才能积极地被同化,从而产生深刻的理解”。数学源于生活,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基础上建构知识、探索规律,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数学的真谛,学会用数学思想方法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世界,并运用这些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数学的应用能力。
[案例四]为了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又可使学生的“问题解决”不局限于课堂,笔者设计了一些实践问题,通过学生们分组,合作交流,最终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在一次数学实践活动中,安排了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的活动,第一、二、三、四、五组设计的测量方案如图所示:第一组测得如图:B°=60米,°D=3.4米,CD=1.7米;第二组测得如图:CD=1.5米,同一时刻影长FD=0.9米,BE=18米;第三组测得如图:EF∥AB,FH∥BD,BD=36米,EF=0.5米,人的臂长(FH)=0.6米;第四组同学把旗杆上面的绳子接得足够长,用含30°的三角板去度量如图,∠C=60°,BC=17.3米;第五组测得如图:∠D=30°,∠ACB=60°,CD=34.6米;分别用相似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函数等知识算出了旗杆的高度。要求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点,然后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思路,最后再询问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提倡敢说,敢想,敢疑,敢动手操作,敢讨论,学生不受拘束,只要与学习有关,想什么都可以,想到什么就大胆说,大声说,对教师和同学所讲的、所写的,随时可以咨询、质疑;甚至可以责问,说得精彩,问得恰当,大家可以鼓掌叫好,说得不明白,允许改进重说;说错了,即便错得荒唐,引起一片笑声,也是充满融洽的气氛,这样的课堂充满生机、充满创造,充满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如果在教学设计上突破“老师讲、学生练”的传统教学模式,那么生活中的数学实验就可以作为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一个载体。要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大胆提出各种猜想,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更多地参与活动,有更多的机会去思考、发现,从而真正实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学需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育理念。
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归根到底就是教会学生能够用数学的观点认识世界,用数学的方法改造世界,用数学的语言描述世界。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就是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融入到有意义的现实活动中。强调数学知识回归生活,这不仅是当代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而且也关系到学生未来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教学中应该利用一切机会,着眼于将数学知识生活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同时也要将生活化的数学或生活中的数学知识经过归纳、抽象升华到一定高度,从数学的角度去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总之,设计教学情境是现代化教学所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使学生“爱学”“会学”“学会”,而“情境教学法”正是达到这个目标的、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应积极研究、努力探索,争取创设出合适于每一课的教学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