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文言文教学要注重体验性

作者:万小亚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到教学中要重视学生“体验”。体验是学习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就学习主体而言,是其情绪、感受、理解、联想等心理过程面对客体的激发与投入;就学习客体而言,是真善美等内在价值面向主体的显现和渗透。体验性是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的重要环节。
  可文言文似乎成了被新课改遗忘的角落,时至今日,大多数教师采用的仍是“朗读—翻译—简析”的机械模式。大多数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不感兴趣,课堂气氛沉闷,无体验或体验肤浅。怎样扭转这种局面?笔者认为,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切实贯彻新课改精神,多给学生体验的时机与快乐,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结合课堂教学谈谈具体做法。
  
  (一)探源溯本法
  
  文言文教学一般都会涉及词语的意义,大多数老师都重视疏通文义,扫除语言障碍,可老师的翻译讲解只限于“学生读懂”,可阅读还讲求“体验”。若能适当涉及词语的本义和源头,探源溯本,往往能揭示出古汉语词汇中蕴含的文化信息,从而开阔学生视野,激发探究的热情。
  在教《论语十则》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则时,书本上对“习”字解释为“复习”。学习时,让学生结合自己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有一个学生提出了质疑:学习并且时常复习,就一定快乐吗?他的看法获得了不少同学的共鸣,也引起了笔者的思考。笔者参照了中央音乐学院赵世民教授的观点,追根溯源,对“习”字作了另一种解读。甲骨文“习”字从羽从日,其本义是指鸟不断地练飞,引申开来,就是“不断实践”。整句话告诉我们:学习知识了,更要去实践,知行合一,不也很快乐吗?……对“习”字的这般解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在对教材的质疑和汉字的考究中,学生对古典文化的体验是深刻的。
  再如《报任安书》:“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学习这段话时,笔者没有只翻译,而是向学生提出:为什么司马迁将“剔毛发”看得比“关木索、被箠楚”所受的耻辱还要重?在点拨这一问题时,也是溯本求源,引导学生从汉民族的文化心理来解答。《说文解字》:“发,根也。”头发于人体,就像须根于草木。这是因为人出生时头朝下先出,这与植物的根在最下部,是细丝很相似。因此,在古人的心中,头发是人的根本,至为重要。正常情况下,汉民族的先民终生不剪头发。《孝经·开宗明义》也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的表述,可见,身体发肤于人的重要性。知道了这些,就不难理解古人20岁举行成人礼时为什么需要“冠(套住头发的头饰)”来约束,以及《伶官传序》中庄宗“誓天断发,泣下沾襟”的悲烈。
  在对文言文的探源溯本中,古代的文化传统、礼节风俗以及先人的智慧很自然地让学生摆脱了枯燥,得到了感悟,习得了文化,何乐而不为呢?
  
  (二)生活体验法
  
  北师大教授于丹在接受“面对面”采访时,提到儿时的一段经历:一个百花争艳的春天,父亲带她去公园游玩,到了一棵树下,父亲停住了脚步让她看看这棵树:树上开满了花,花前蝴蝶飞舞,蜜蜂嗡嗡地叫着……当她充分感受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后,父亲告诉她这就是诗中描写的“春意闹”的情景。于丹的父亲联系生活,让女儿在快乐的体验中去认识诗歌语言的魅力,在女儿的心中产生了强烈的回响。文言文教学中,也能这样去教学生。
  教学《〈论语〉十则》时,进入到了“质疑问难”的环节,有个学生提出问题:“‘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后’是不是解释为‘最后’呢?”很多同学都同意这种解释,笔者没有立刻给出答案,而是让同学们调动积累,想一想。有个学生举手了:“‘后凋’应该理解为‘不凋谢’,根据我的观察,松柏是四季常青的。松还被誉为‘岁寒三友’呢!”他的回答正确吗?我让学生查一查工具书,这回,大家都记住了:“后”就是“不”的意思……这一教学小环节的处理,联系生活去探究,学生兴趣盎然,收效好。
  再如教学《孙权劝学》,笔者设计了两个活动环节:①孙权劝学有何技巧?面对班上一个不爱学习的同学,你会怎样劝学呢?②文末写到“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试想:吕蒙若还是昔日的“吴下阿蒙”,鲁肃会吗?也有一些同学渴望与他人结友,却总是望尘莫及,他们该怎么做呢? 围绕这两个活动,学生的表现非常活跃。文本的内容与学生的自身体验融为了一体,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深刻了。
  由于文言文作品距离学生的生活遥远, 因此要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必须注意缩短文言文与学生之间的时空距离。运用生活体验法,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走进古人的心灵。这样,能使文言课堂也有时代的活水流淌,使学生对文言文的态度从“敬而远之”到“近而爱之”。
  
  (三)情境感悟法
  
  情境感悟就是要创设“真切”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悟生发、情感共鸣,让他们与作者心灵相通,和文本交流,从而带动学生对字词和文本的理解,增强课堂的生动性和有效性。
  教学《湖心亭看雪》一文,在引导学生欣赏文中第二段时,具体过程如下:学生先齐读,师生探讨“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等句子的朗读。有学生提出“此人”会是什么人?一学生回答“高雅之人”、“知己”,并以“大喜”和“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来佐证。接下来,老师设问:若要张岱回答此人,会怎么说呢?有学生抱拳作答:“幸会幸会。”学生的情绪已经被调动起来,接下来,又设置了两个讨论话题:①张岱与知己饮罢相别,问其姓氏,只答“是金陵人,客此”,未留地址,这是张岱的大意吗?揣摩一下他的想法。②文末,舟子说张岱“痴”,他会有怎样的表现?会生气吗?你能表演或描述出来吗?……多次语境的还原,让学生有了情绪体认,在阅读古文时也能如临其境,从而与文本发生深入对话,较好地理解了这位“痴人”的审美情趣和人生选择。
  情境感悟还有许多方法。教学李清照的词《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采用比较法创设情境,让学生把诗句与书本所附插图对比欣赏:插图能否很好地表达词的意境。比较中学生有思考:“日晚倦梳头”中的“日晚”是“太阳很高了”,李清照才想着去泛舟,怎么要画一个“月亮”呢?李清照丈夫早逝、国破家亡、文物丧失,愁苦实在很深,她的表情是否还要画得更凄苦一些?教学《出师表》,为了使学生更好理解诸葛亮“报先帝,忠陛下”的思想,笔者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三顾茅庐”和“北帝城托孤”的背景,知道了背景,知人论世,就为学生走进文本奠定了情感基调。教学《核舟记》,我采用了演一演的方法创设情境,让三个学生分饰苏东坡、黄鲁直、佛印,并根据文本的说明进行表演,其他学生点评,在活动中,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词语及雕刻家的高超技艺。
  
  (四)读写互动法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诵读能增强语感,强化学生对文言文的体验。加强诵读,这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一环。诵读分许多种,有朗读、背读;范读、齐读、个别读、小组读;课前读、课堂读、课后读……老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尽量采用不同方法诵读,避免单调。
  当然,文言文教学若能读写互动,借助个性化的写作,把文言文的情境嫁接到现实中,把古文与现代文有机连接,学生在“二度创造”的过程中,对文言的体验无疑会更深入。
  教学《天净沙·秋思》,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描写天涯游子的所见所思,这样的意境描写练习,重在领悟诗的内涵。教学《送东阳马生序》,可以让学生讨论对于宋濂读书勤奋、艰苦的看法,这种训练,重在吸取古人的智慧;也可以让学生动笔把本文内容概括为一个例证,证明“学习要刻苦”的观点,这种训练,重在化用材料。读《愚公移山》,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改写故事,写出一点现代散文味,以练习语言,培养想象力;也可以展开辩论:愚公移山好呢,还是愚公搬家好?让学生辩证思维,学写论文。
  在文言文教学中,开发课内资源,积极地进行有益的写作尝试,必将日益增强学生作文内容的文化味、语言的书卷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