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将心比心 以情解文

作者:陈 琰




  (一)案例背景
  
  语文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课前做过精心准备的教师在台上讲得如痴如醉,分析得入情入理,可下面的学生无法形成共鸣。为什么呢?因为这样的课很多时候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缺乏个人的情感体验。
  《新课标》指出要“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语文教学活动同其他学科的教学活动相比,更是一种情感活动,是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因为体验具有直接性,无需任何中介,他人完全无法替代。因此,教师的任何一次深情并茂的讲授都比不过学生自己与作者将心比心的交流。十六七岁的年纪,虽然生活阅历不怎么丰富,但是他们对生活中酸甜苦辣的情感体验也一点也不比大人少,学生的生活情感经验是语文课堂的一大资源。
  
  (二)个案分析
  
  1.关于高一新教材“向青春举杯”这一专题中的“体悟人生”板块的教学。笔者在第二课时设计了问题探讨与活动体验两个环节,即学生探讨两位作者在文中表达的青春感悟和用一个固定句式写下自己独特的青春感悟。在问题探讨这个环节,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生讨论之后,笔者将学生的感悟归纳为:要胸怀大志、保持纯真、惜取年华、自强不息、检点过失等这么几点。
  为了鼓励学生更大胆地更深入地写出自己的青春感言,笔者在两个教学环节之间又增加了一个小环节:让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对青春的感受。在提出这一要求之前,先抓住两位作者的写作年纪说了这样一番话:“同学们注意一下两位作者写这两篇文章的时间,杨子是在儿子年满十八岁的时候,出生于1937年的张洁是在1980年的时候。在写这两篇文章的时候,青春已离两位而去,他们是对着青春的背影写下自己的思考。而我们在座的各位同学,你们正站在青春的门槛上,青春正向你们迎面走来,你们对青春肯定会有更多的体悟。哪位同学能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对青春的独特感受?”问题刚提出来的时候,整个教室一片哗然,然后慢慢安静下来,大家若有所思。这时候一名男生虽然没有举手,但是目光中却流露出很想发言的神情,于是面带微笑用鼓励的眼神看着他。果然,他站了起来,说对张洁的青春感悟很有同感,提到了迎接中考的复习,每天都学习到很晚,记得有一次妈妈为他做好了夜宵,端进他的房间放在桌边他竟然没有发觉。中考成绩公布后,他的分数超过了很多初一初二的时候成绩比他好得多的同学,他觉得这是奋斗的结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段经历是他人生的一笔财富。讲完之后,全班一片寂静,接下来学生的发言很积极。一位女同学说了自己苦练长跑终于获得学校运动会800米冠军的事情;一位男同学说自己一直浪费时间很可惜等等。
  这时候,笔者总结说:“同学刚才的发言很让人感动,这些都是你们对青春的真切体悟,它们都是最有生命力的。我相信你们还有很多的体悟,我有个建议,我们是不是采用“青春不是——,青春是——”这样的固定句式把这些感悟记录下来。”对于这个建议,大家都欣然地接受了,教室里一片寂静。
  五分钟过去后,大部分学生的本子上都留了思考的痕迹,从学生脸上兴奋的神情看,大部分学生都愿意和同学分享自己的成果。这些文辞优美,并且颇有深度的句子赢得了全班同学的赞叹声。比如:
  张慧:青春不是虚无飘渺的幻影,青春是充满激情,永不言弃的梦想。
  陈瑶瑶:青春不是避风港中的小船,青春是一条蹒跚却不停息的步伐。
  倪剑秀:青春不是日落前的余辉,尽管它那么辉煌耀人;青春是即将拔地而起的树苗,尽管它没有大树那样刚毅。
  竺云晗:青春不是一曲低声轻吟的小调,青春是一首激情昂扬的进行曲。
  鲁温霞:青春不是因为波涛汹涌而沉没海底的帆船,青春是汪洋中拨地而起的岛屿。
  2.苏教版高一必修一第二专题《我心归去》一文,文中的二、三两段中作者通过比喻与细节描写的方式描绘了在法国的寂寞、孤独与空虚的内心。这两段的教学安排学生进行朗读语段、概括作者的心情、分析写作手法这样三个步骤,在完成这三个教学步骤之后,大部分的学生对于作者在异国他乡的情感体验没有很好的共鸣,朗读的声音是机械的甚至是懒散的。学生没有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是学习此类抒情文章最大的障碍。
  于是,笔者合上课本,转向学生说:“寂寞、孤独与空虚说起来很轻松,只有六个字,但是体验起来是一种怎样的滋味呢?不知道我们同学是否有过这样的的时候,那位同学愿意来说说看。”全班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有!”一位男生在位置上大声说:“放假没事情的时候,太无聊了。”笔者趁机提示说:“你可不可以站起来说说具体的事情?”“比如说,找不到事情做的时候就楼上走到楼下,转几下,又从楼下走到楼上,反反复复,消磨时间。”听完这句话,很多学生面带会心的微笑,表示自己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这时候课堂的氛围变得很轻松,又一个女生说:“思念一个人,而那人不在身边的时候,觉得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劲。”她的发言让全班都静了下来。这时候又有一位女生起来说:“我记忆中最难熬的一天是在医院里度过的,那时侯我只能躺在病床上,雪白的墙壁,雪白的天花板,还有几盏雪白的日光灯。我不能大声说话,只能静静地躺着……”班级里越来越静,这时候,同学们开始回味自己曾经经历过的孤独与空虚。学生的情感体验与作者在文中的情感越来越接近。这时候,再次要求学生朗读。这时候响起的朗读声是舒缓的、低沉的……
  
  (三)案例反思
  
  每一个学生的内心都有一座宝藏,等待着教师用合适的方法开启。《新课标》在阅读与鉴赏“教学建议”中特别指出:“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情感、经验去体验作品,对作品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新课标》提示我们,学生的生活情感体验是语文课堂的一大资源。语文教师要善于充分利用这一资源。
  在上面两个个案中,如果笔者当时忽略了学生的生命体验的话,课堂照样也可以很完整,作者的观点与情感学生也能理解,但是学生与文本作者之间的交流就会流于表面,课堂上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就会削弱。这几位学生看似闲聊的袒露心声,其实完成了自我情感与文中情感的交流,又很好地启发了其他同学。并且,以自己的情感、经验去体验作品,就能对作品作出有个性的反应,读出个人的体悟。也许有人会认为对于类似青春、寂寞等文中的话题也许学生的感觉还是肤浅的,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就会不懂他人的深刻的人生体验。寻找自己相似的生命体验,将心比心与作者交流,既领会他人之意,又丰富了他们的情感体验,满足了他们心灵发育的需要,促进了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
  当然,要想开启学生内心的情感资源,教师在课前的准备工作不容忽视,比如设计一段精彩的、富有感染力的导语或者搜寻自身独特的经历与体验等到课堂上与学生共享,这样学生才会更愿意袒露自己的心声,主动与文本进行情感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