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科学课堂中生成性资源的有效利用

作者:冯夏珍




  [摘 要]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师生共同学习的过程。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学习状态、思维过程、情感变化都是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性资源。在科学课堂中,教师要捕捉有用的教学信息,从意外的不确定中捕捉有用的教学信息,从学生的认识冲突中捕捉有用的教学信息,使其成为教学过程中的新生长点,加以有效地利用。
  [关键词]科学课堂 动态生成性资源 有效利用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程理念已深入人心。“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我们从生命的高度重新审视课堂教学,强调教学的过程性,突出教学的个性化,提倡开放、互动、动态、多元的课堂教学形态。
  叶澜教授曾经说过:“课堂应该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画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的路线而没有激情的旅程。”在实际的课堂中,经常会有与课前预设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况发生。这就促成了一种新的可供开发的教育资源——动态生成性资源。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学习状态,包括他们的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绪的方式表达,都能成为教学过程中新的生长点。它们是课堂生命的“活水”,若能加以有效利用,能让课堂彰显生机,鲜活多彩。如果没有恰当使用,最终会使资源付诸东流,丧失其价值。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怎样捕捉有用的教学信息,从而有效地利用这些动态生成性资源呢?
  
  (一)从自然生成中捕捉有用的教学信息
  
  自然生成基于充分预设。教师只有精心预测“学情”,预想“可能”,才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做到应对自如,才能敏锐地捕捉到生成的契机。在研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时,学生作出了许多猜测:线圈的匝数、线圈的长度、线圈直径的大小、电流的大小、铁芯的有无、制作线圈的材料、线圈导线的粗细……这些生成信息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如果引导学生逐个探究的话,势必会影响这节课预期的深度和广度,而且这些信息本身就存在着重要与次要、有用与无用之分。这就需要教师通过比较、鉴别,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教学资源。因为预设时要探究线圈的匝数、电流的大小、铁芯的有无对电磁铁磁性的影响,这三个信息就可作为主要影响因素来研究,其余的因素就作为无关变量加以控制。由于选准了探究的切入点,学生们在课堂上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实验中去,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把“精心预设”看作是课程实施的一个起点,一定会水到渠成地生成一些有用的资源。
  
  (二)从意外的不确定中捕捉有用的教学信息
  
  课堂的生成指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随机生成的现象。这些生成因素有些是在授课者的意料之中,有些却是课堂中的偶发事件。而这些偶发事件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资源,如果巧妙地利用,就可以成为一个新的教学生长点。在进行“氧气的制取”的实验时,老师向学生说明制取氧气的具体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并进行演示。还没演示完,就有学生举手说:“老师,我们这组的试管被弄破了。”老师走过去一看,原来是该组的另一位男生趁讲解时擅自操作,弄破了试管。老师灵机一动:这个看似不愉快的事件不正是一个教学生长点吗?于是,老师并没有马上批评那位同学,而是要求大家讨论试管破裂的原因。学生们纷纷发言:“可能是不小心摔破的”、“可能是试管夹压破的”、“可能是加热时试管外壁没有擦干”、“可能是加热时试管底部碰到了酒精灯的焰心”…… 后来,那位同学说明了原因:“试管刚洗过,没擦干,就直接加热了……”并且他也承认自己上课没认真听讲,以至于违反了实验的操作规程。这一个小插曲,由于处理地巧妙,既让全班学生认识到了实验操作规范的重要性,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活跃了课堂气氛,真是因“祸”得“福”。课堂上出现的偶发事件,从某种意义上讲,会干扰教师预定的教学方案,然而如果教师具备敏锐的听辨能力和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善于捕捉事件中所具有的教学价值,并且尊重学生,那么即使是“不良事件” 也可能成为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建构的生动情景与鲜活的课程资源。
  
  (三)从学生的认识冲突中捕捉有用的教学信息
  
  随着学生课堂主体性的增强,产生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增多,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常常会产生认识上的冲突。教师应从学生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认识的冲突上去捕捉有用的信息。在做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时,有位同学将产生二氧化碳的启普发生器的导管直接插入滴有紫色石蕊的水中,溶液变红色。但是,后来无论怎样加热,红色始终不能恢复到紫色。这位同学百思不得其解。老师就给他讲了一些有关酸的性质,并且将盐酸和碳酸的稳定性作了比较。这位学生听了回去一看,就明白了:原来是启普发生器内的稀盐酸量过多,而使少量反应液通过导管到了试管的水中。盐酸受热不分解,红色当然不会褪去了。在学习“磁体和磁极”这一内容时,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得出了“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规律。突然,有位女同学举手说:“老师,我们发现书上所说的‘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的结论是错的。”边说还边和同桌一起演示:两个条形磁铁的S极相对放置,在之间再夹一枚一元硬币,当用手拖动一条磁铁时,果真发现另一条磁铁也跟着移动。书上写的结论怎么也会错呢?连老师一时也反应不过来。在和学生仔细分析和共同讨论之后,终于找到了原因:每一个磁极原来都能吸引一元硬币,当三者放在一起时,硬币与磁极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大于两个磁极之间的相互排斥力,所以它们就能相互吸引了。
  在科学课堂中,学生具有很强的质疑能力和发现能力。相对于成人,他们更少被权威和书本所束缚,创设民主的课堂能使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创造能力得到激发。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给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因势利导地启发学生,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激励者和促进者。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上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动。”在科学课堂中,只要我们时刻留心捕捉“时机”,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增强能力、培养感情的催化剂,再辅以艺术的处理,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纪纲.绍兴市“聚焦新课程”优秀教学案例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2]郑金洲.课改新课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3]孙元涛.课堂教学中的“放”与“收”[J].上海教育科研,2007,(3).
  [4]郑青岳.科学课程100个教学案例[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