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从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看素质教育

作者:张居伟




  [摘 要]本文以浙江省2007年秋季新学期高中新开设的通用技术课程为例,着重探讨这门课程的开设对素质教育的推动作用,以及对高中教育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通用技术 提供成长平台 改变传统观念
  
  从2007年秋季新学期开始,浙江省高二学生开始学习一门新开设的课程——通用技术,这就意味着修马桶、做凳子、换灯泡这些都将成为高中生必修课的内容。作为浙江省高中新课改的重要内容,每周一次,纳入省会考科目,不得免考。
  首先,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最主要的体现。“儿子,你只需要好好读书就行,其他什么都不用管!”许多家长都曾这样“教育”孩子。于是有些孩子虽然读到大学毕业,可是对家务、理财等一窍不通;灯泡坏了、桌腿摇晃了,拎起电话就找家政公司。之所以出现这种司空见惯的“怪事”,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误解了教育的目的。我们应该首先明确:教育不是为了培养书呆子,而是为了让人幸福,让人能享受现代科技的成果。可现在许多学生除了读书,一些很简单的生活道理都不懂,基本生活技能都没有,不能不说是我们教育的失败。教育的首先目的应该是教会学生如何生活,如果连基本的生活能力都没有,何谈开拓创新。通用技术就是要教会孩子基本的生活道理、生存技巧,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精神。
  其次,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几年大学扩招下来,导致了很大的就业问题,一方面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单位说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如何实现大学和单位的人才对接,近几年的职业高中提供了很好的答案。为什么学历相对要低的职业高中的学生如此受社会青睐,而学历远高于职高的大学生、研究生却遭遇社会的冷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的动手能力差,而职高的学生恰恰是因为动手实践能力强而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一支新起的独秀。高中教育承担着重大责任。
  因此,通用技术课的开设有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提早为自己的人生做打算。积极发挥自己的特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现在我们说的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之外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对广大同学的发展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技术。通用技术课程一共9册书,分别是技术与设计(两册)、汽车驾驶与保养、家政与生活技术、服装及其设计、建筑及其设计、简易机器人制作、现代农业技术。“家政与生活技术”要求学生不仅学会做菜,还要习家庭理财知识和家庭保健知识。“电子控制技术”要学生学会使用电表,装灯泡、跳闸等会处理简单问题;“技术与设计”要学生学会“敲敲打打”,维修家里松动的门窗合页,晃动的桌椅。可以说,它几乎涵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让学生学会更多生活技能。同时,提倡学生创新,学生可以动手搞小发明,小创造。对那些在日常生活、学习、劳动中用起来不称心、不顺手、不方便的东西和方法,用自己已学过的知识、设计、制做出更称心、更顺手、更方便的新东西新的方法。或者对现有的东西、现有的方法进行改进,从而给别人的学习、生活、工作、劳动带来方便,给社会创造财富,给人以带来幸福。这样既解决了问题,又有了研究课题;既解放了学生的思想,培养他们细心地观察周围的事物,也提高了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同时,开设通用技术课也是课程改革与国际接轨的一个表现。这门课程在欧洲、日本、东南亚等国已经开展了多年,从国外的教育教学情况看,国外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远远超出国内学生的水平。随着中国加入WTO,在高中阶段开设这门课程,是我们课程改革与国际接轨的一个表现。
  当然,这门课程的推广和普及,还有一定的阻力。首先是学生和家长的观念的改变,改变“只有考上大学才是人生唯一的出路”的想法。放手让学生去设计自己的未来。其次,学校的教育观念要转变,摒弃应试教育的思想,大力倡导和实施素质教育。不再把升学率看成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要务,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既要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当前还要着重注意培养大批优良的劳动后备力量,使学校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再次,教育主管部门也要转变观念,正确指导和全面评定学校的工作。衡量一所中学办得好不好,主要看是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对全体学生负责;学生的品德、智力、体质是否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较大的提高,合格率如何;学生毕业后是否适应劳动或升学的要求。对按照上述标准确实办得好的学校,不论是重点中学还是一般中学,都应给予表彰奖励。从全国到地方坚决不搞升学考试名次排队,不得给地方、学校下达升学指标,不得片面地只按升学率高低对学校和教师进行奖惩。 监督和督促学校要严格按照教育部或省、市、自治区教育厅(局)颁发的教学计划开设课程。每门课程的成绩都要记入学生档案,缺一门课程成绩者,不能发给毕业证书。最后,要全社会一起行动,加大宣传和引导的力度,营造更好的社会影响和氛围。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