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对《历史与社会》学习方式的思考与探索

作者:董自珍




  《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教学已经实行将近一轮,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广大教师的教学观念在逐渐更新,《历史与社会》教学呈现出勃勃生机。《历史与社会》作为一门全新的综合性课程,给老师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于是,为相互学习、共同探讨,观摩课、示范课等公开课也陆续登场。在听取了许多《历史与社会》的公开课后,笔者发现,一部分教师在进行《历史与社会》教学时,不知不觉已走入了误区。
  
  (一)《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1.误区一:历史与社会就只是历史与社会。有的教师整天抱着一本教材、一本教参读来研去,对其它的书籍熟视无睹,认为这与自己的教学无关。显然,这些老师的思想还停留在“我就是我”的境界中。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客观联系的,《历史与社会》课不是孤立的一门课程,需要与其他学科相联系,需要用其它学科的知识来辅助教学。如历史上的一些故事有着很强的可读性和教育性,采用讲述历史故事的教学方法,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学科与《历史与社会》课也有紧密的联系,学生要分析材料、分析题目必须要用到语文知识。可见,《历史与社会》不只是历史与社会课,还包括地理、哲学、文学、艺术、经济等,甚至一些理化学科的自然常识。因此,历史与社会教师要广泛涉猎,扩充自身的知识储备量,灵活运用不同学科知识来辅助教学。
  2.误区二:补充的教学资料越多越好。为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充实,有的教师准备了大量资料,还在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资料,然后在公开课上,将资料一一展示,想以此来说明某一个或几个问题。如笔者听过的一堂公开课《张骞出使西域》,执教教师除向大家展示了有关古西域的历史遗迹、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所经地方、张骞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影响等大量图片、文字及一些音像资料外,还让学生上台展示了他们所搜集的关于西域的地貌、风俗、诗词以及西部开发的大量资料。或介绍,或背诵,或投影图片,整堂课热闹非凡,让人眼花缭乱。这位教师让人准备“充分”,但却把一堂本该由学生去自主学习和探讨的课变成了对资料的罗列和堆砌,不能不的确感到可惜。《历史与社会》教材为教学留下了无限的自由空间,教学应是一门艺术,而不是一种堆砌和罗列资料的技术。因此,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更应培养他们对资料进行整理、筛选、分类并正确使用的能力,使课堂里这些资料的展示为课堂增色。
  3.误区三:教学手段越多越好。现在许多教师在开设公开课时,都会首选多媒体手段。如果没有使用录音、录像,投影仪,那肯定就是被淘汰的对象。在《历史与社会》公开课上,有的教师手忙脚乱,录音、录像、投影、课件轮番上阵。一番“轰炸”下来,学生的视觉、听觉疲劳,思维也早就麻木了。其实,教学手段只是一个载体,展示教学的艺术与经验才是公开课的真正目的。适当的教学多媒体的使用,对于激发学生兴趣、直观了解史实是有好处的,但过于突出教学的手段必然会对教学的核心有所忽视。《历史与社会》的课堂教学,未必是手段越多效果越好的。当学生和听课者一起欣赏这种浓妆重彩的舞台效果时,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的角色不知不觉被淡化,取而代之的是欣赏者、接受者的角色,上课的教师更是变成了类似“放映员”的角色。这岂不是与新课程所提倡的 “师生相互学习、共同研究”的理念背道而驰了吗?因此,任课教师不应过于重视表面化的东西,而应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
  
  (二)“历史与社会”的教学方法
  
  1.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我解读,自主学习。当然自主学习不是放任自流,教师要加以必要的引导。如引导学生打破书本教材编写的限制,以一节或一课内容为背景材料,从宏观上梳理出教材的线索,领悟各知识点的框架;从微观上对一些具体问题进行挖掘反思,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问题可以是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困惑,可以是原有认知与书本知识的冲突,可以是书本知识和现实生活相脱离而产生的矛盾……例如,八年级《历史与社会》要求学生运用研究性学习巩固知识,启发联想。以历史为联想点:1861年中外历史上有那些重大事件?(清总理衙门设立,俄农奴制改革,美国独立战争开始)海地独立于哪一年?那一年法国发生什么重大事件?以历史事件的原因为联想点:德意志和意大利统一的原因有什么相同之出?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有何相似之处?以事件的性质为联想点:沙俄农奴制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都是什么性质的改革呢?以历史事件的内容为联想点:沙俄彼得一世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在内容上的相似与不同之处?通过联想、比较唤醒学生沉睡的潜意识,找到历史知识的联系,通过研究学习,找到学习的方法,提高学习历史的乐趣。
  2.对教材内容加以延伸,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纠正以教材为中心、以书本知识为金科玉律的倾向,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与深化。“情趣无限的世俗生活”是《历史与社会》(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内容,它从城镇、乡村和岁时节日三个角度讲述了宋元时期普通大众的社会生活。由于时间的鸿沟和时代认知的不同,不能只从书本角度让学生掌握知识,应该由现在的日常娱乐生活对比引入宋元时期人们的娱乐生活,体会乡村娱乐生活的丰富多彩,并将人们的精神需求与经济发展相联系,让学生认识到经济的发展与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的内在联系。
  3.加强对他学科知识的了解,提高迁移能力。在教学中还应纠正以学科为核心的陋习,加强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迁移、联系。《历史与社会》八年级的主线是“我们传承的文明”,一些教师认为这是历史教师的职责。实际上这里的许多知识都是前后相通的:得天独厚的古代文明为什么总是发源在大河流域?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除了北方战乱导致劳动力大量南迁外,是否与南方特有的气候环境和地理条件有关?“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还可与现在的工业化、城市化等内容紧密联系。如果只局限于学科知识,不能有效迁移,教学质量肯定是不高的。
  4.社会参观考察。社会参观考察的内容一般涉及本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现实生产生活方式等,如参观考察某一社区的历史沿革、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经济发展状况、资源、气候、建筑风格、人文景观、商业设施及文物古迹等活动。七年级《历史与社会》课有许多章节的内容可以安排学生进行社会参观考察,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实现情感内化。让学生将所学课本知识与生活和社会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亲自参加社会调查,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5.利用教材中的阅读卡,培养学生的材料阅读能力和处理能力。新教材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上丰富多彩,除图片、地图、卡通、名人名言外,还安排了作为扩展性知识的阅读卡。在这些阅读卡中,针对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增添了文献资料的数量,内容涉及历史、自然、社会、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有关的重要问题。例如,讲“水上都市──威尼斯”时,提到“六七百年前,这里是地中海沿岸著名的商业港口。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威尼斯一度成为当时欧洲最大的商业城市”。那么,后来威尼斯为何会日渐衰落呢?教材正文中未提及原因,但是在阅读卡中学生能了解到这是因为:“土耳其人截断了通往东方的贸易路线,欧洲人又开辟了新的航线,地中海作为贸易通道的地位日益下降。”由于阅读卡内容简明扼要,许多知识只是点到为止,学生阅读时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但他们的求知欲已被激发,渴望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例如,威尼斯鼎盛时期是何等的繁荣?欧洲人又开辟了哪几条新航线?这时,教师可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课后到图书馆或互联网上查阅资料,学生拓展视野。从这一例子中不难看出,阅读卡无疑为培养学生的材料阅读能力和材料搜集、处理能力提供了极好的素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为一门综合文科课程,《历史与社会》融合了历史、地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诸多领域,正如李大钊同志所说:“把人类社会的生活整个的纵着去看,便是历史;横着去看,便是社会。”这就是说,教材的编写充分体现了以人们现实生活的经验和感受为纽带,在整体上把社会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来描述,强调用历史的眼光认识今天的社会。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注意,贯彻这一宗旨。
  课程改革已经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潮流,对新课程的反思与审视,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新课程、推进新课程。虽然,《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推行过程中尚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但我们坚信,课程改革之路必然会越走越宽、越走越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