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时存在的问题

作者:盛正富 冯根水




  新课程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目标,这是发展性教学的核心内涵,也是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集中体现。任何割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健全发展。现实中,由于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对三维目标的设计和操作缺乏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在实施层面上出现不少误区。
  
  (一)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实现,但轻视“双基”
  
  传统的课程观由于过分强调认知而忽视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习中的功能,从而导致把丰富、生动的教学活动局限于狭窄单调的认知主义的框框中,这种缺乏情感内涵、充满理性的课程设计,使学生普遍感到学习的枯燥、单调,丧失了学习的兴趣。新的课程观将情意因素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和高度来理解,赋予其在课程目标中重要的价值取向。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课程目标中最为重要的、最为核心的目标。但这不意味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是可以“独立”和“直接”进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只有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融为一体,才是有生命力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一门学科而言,是伴随着对该学科的知识技能的反思、批判与运用(过程方法)所实现的学生个性倾向性的提升。”在处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和落实“双基”目标的关系上,不能顾此失彼,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在听课中,我们发现,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了很多情境,开展了许多活动,提出了不少问题,要求学生根据这些情境活动、问题谈看法,谈体会,提建议等,使学生在这种良好的活动氛围中得到了情感的体验,而对基础知识则一带而过。例如,一位教师上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四课“我知我师,我爱我师”这部分内容时,我们为这位教师丰富多样的教学设计而赞叹——有小组代表汇报自己采访老师后的手记、有小品表演老师和学生中的交往、有表达对老师敬爱的诗歌朗诵等。但遗憾的是这位教师脱离了教材的基础知识——没能让学生了解教师工作的基本特点,知道什么是新型师生关系,说出和教师交往与沟通的基本准则等。过多的游戏、小品、小组合作,让这节课的教学只是留于表面,但对于教材中需要让学生掌握的一些知识点则是蜻蜓点水。
  新课程强调“用教材”,而不要“教教材”,但这并不是要求我们放弃教材,忽视“双基”。新课程强调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认知目标也是三维目标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知识、技能目标是三维目标中的基础性目标,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是课堂教学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常规性任务,它是教师钻研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然而,由于认识上的片面和观念上的偏差,在不少课堂上,最应该明确的知识、技能目标反而出现缺失或者变得含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三维目标中,教师要始终坚持以某一框节基础知识为支撑,引导学生联系和分析生活中的典型事例,或紧扣该框节的知识组织相关活动。在事例和活动中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可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实现是在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形成的,知识永远是一个人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基础和载体。没有知识支撑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空洞的,没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统帅的知识则是盲目的甚至是危险的。正如《纲要》指出:“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我们必须走出“淡化双基”以及离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空谈过程与方法或者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误区。
  
  (二)强调学生的独特见解(体验),却忽视对文本的基本尊重
  
  应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自由地、创造性地、个性化地解读文本,引导学生尽可能地提出自己的个人理解,富有独特、个体性地来把握这个世界的真谛和意义,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策略。但是由于学生自身认识的局限性,从而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各种主观性偏差。
  例如,一位老师在上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三课第一框“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的时候,让学生列举“在生活当中哪些事情是自己自立的表现”。有一位同学站起来说:“在平时,我买衣服的时候都不愿意和我妈妈一起去买,而是向她要几百块钱,自己独立上街去买自己喜欢的衣服。”但是这位老师并没有指出学生的这种做法其实是过于放任自己的行为,并且缺乏节俭意识,需要加以纠正。
  还有一位老师在上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五课第一框“灿烂的中华文化”的时候,有学生说到:“没有古代皇帝们的奢华,就没有我们现在规模宏大、保存完整的故宫。”还有同学说到:“如果没有当年屈原的跳汨罗江,就没有现在的包粽子和赛龙舟的传统习俗。”这些脱离文本主旨,游离文本语境天马行空式的“独特体验”,是对文本的误解,它曲解了课文原意和科学本质,从根本上扭曲了教学的方向和实质。因此,教师既要激励学生进行多元体验和多元理解,又要引导学生尊重人文主旨并追求共通见解,正确处理—元标准要求与多元解释、个性解读与文本原旨领会、独特认识与共性认识、多元文化与普遍价值的关系,这才是新课程理念的真正要求。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贴标签
  
  凸显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也是教学具有教育性规律在新课程中的体现。但是,如前面所述,这不意味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是可以“独立”和“直接”进行的。当前课堂上,一些教师脱离具体内容和特定情境,孤立、人为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这种教育是空洞无力的,也是低效甚或无效的。从教书育人的机制来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应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但是,现在却有教师像讲解知识要点一样,通过讲解这类教的办法,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直接“教”给学生,这种教育只是一种知识教育或技能教育,而不会成为有效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因而对学生的发展不可能有积极的作用。
  比如有一位老师在上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一框“世界文化之旅”的时候,要求学生们要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对我们民族的文化产生强烈的自豪感,立志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促进派,但却没给学生任何的资料、图片等创设情境。如果说这位教师能给学生显示我们中华民族的书法、京剧、服饰、民族乐器等图片,学生很容易由心底升起一股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从而达到我们这节课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四)追求互动体验,可缺乏价值引领和对学生的正面教育
  
  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活动才能真正内化。正确的价值观只有在平等开放的和安全的气氛下才能逐渐让学生生成自己的思想观念、行为原则和品德。于是,凸现学生主体,关注师生交往的互动课堂,越来越成了大家的行动追求。
  但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教师必须要发挥主导作用,调控好课堂气氛,纠正学生的错误说法,让师生在充满生命活动的课堂里相互关照,幸福成长。
  例如,一位教师在上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十课第一框“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内容时,老师叫学生来说说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一个同学说:“我将来要赚好多好多的钱,家里有好多好多的佣人,我在家里可以什么事情都不用做。”同样的一节课,在另外一个课堂上,有一位同学说:“我将来要当一个大官,手中掌握着大权,在我的家人朋友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帮他们解决困难。”教师始终在“倾听”,却不加以正确引导与正面教育。
  教师不仅要教学生知识,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情感,更为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走好人生之路。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并不等于不假引导地让学生“乱说”,教师要适当地加以纠正和评价,所以,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应在“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价值引领”下展开的互动体验。
  总之,思想品德课需要基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需要道德判断和认知以及行为能力的提高。思想品德教师不能脱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来进行知识的传授和能力培养,也不能离开知识与能力目标实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而是要以知识为载体,以过程和能力发展为主线,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贯穿始终,从整体上把握“三维目标”,实现三位一体的有效整合,才能达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最高教育教学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