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引领学生走进课外阅读的殿堂
作者:吴树春
1.激发阅读兴趣。
(1)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故事人人都爱听,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学生会个个精神抖擞,双耳立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解,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津津垂听,情感交迭,期待结局之际,教师戛然收声,告之孩子: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可更精彩呢,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然后,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出相关的读物,这效果恐怕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2)介绍读物大概内容激发阅读欲望。教师要经常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介绍一些书中人物、内容梗概或精彩片断,激发学生“欲知详情,请看原文”的欲望。
(3)谈自己的读书感受激发兴趣。教师要经常讲述自己(或组织学生讲)阅读读物后的收获和体会,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2.精选阅读内容。
(1)选择课外阅读要“精”。书的选择必须符合学生的阅读要求,对学习和身心健康有好处的书籍,特别是文学名著。
(2)选择课外阅读要“广”。有的同学喜欢看文学方面的书,这样“偏食”可不好,其实各学科之间都有相互间的联系,正如鲁迅先生曾说:“读书必须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样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了,枯燥了。”读文可以明礼,读史使人益智。应该扩大阅读范围,特别是介绍科学知识方面的书,更要多读。
3.确定阅读目标。目标是预期实现的结果,是教学后应产生的事前标示,是在主观上预先建立起来的教学和学习形象。目标是前进的方向,它就像茫茫大海中航行船只所看到的灯塔。课外阅读并不是一团散沙,也要有一定的阅读目标,要让学生读有所得。在阅读之前,教师可通过有意识的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带着明确的学习目标进入阅读过程,具体实施视阅读内容而定,这样学生读有所思,才能读有所得。
4.指导阅读方法。
(1)要善于思考。《课程标准》中曾指出:“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在课外阅读中要倡导学生边读边思考,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也有了读书的兴趣。
(2)要投入情感。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产生的一定的态度和体验,学生的认识活动是在一种特定的情绪、情感状态下或处于一定的情感层次上进行的,情绪和情感是学习活动的契机。阅读时进入到文章当中,和文章中的人物产生共鸣,自己仿佛就是书中的人物,他们的喜怒哀乐自己也感同身受。所以,阅读要专心致志,进入到书中,体会书中人物的感情,使自己受到感染。
(3)要经常回味。读完一本书后,要经常回味,想想书中到底写了些什么,自己受到了哪些教育和启发,可以多方面、多角度的去思考。对于名篇佳作,提倡学生熟读成诵,在反复诵读中加深理解。
(4)多种读法相结合。阅读的书籍不同,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不一样;阅读的目的不同,阅读的方法也不同。应该注重教会学生根据个人不同的阅读习惯,阅读目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灵活使用。
5.交流阅读体会。在学生读记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既能在其乐融融中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又能使学生读书的能力在相互碰撞中得到提高。
(1)交流读书。让学生在大家面前有感情地读一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或句子,扮一扮神情,做一做动作,将自己读书的快乐与大家一起分享。
(2)交流感受。谈谈对文章作品的看法,可联系自己、联系他人、联系社会、联系生活畅所欲言。
6.评价阅读效果。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容易自流。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每学期应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
7.积累阅读信息。
(1)首先,品词析句,学会欣赏语言。很多文章作品确实是精品佳作,语言特色鲜明,或平实、或渲染、或描写、或记叙,特别是文中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使人读了如临其境,这些恰恰是小学生应该训练的语言基本功。因此,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抓住语言特色,启发学生细细体悟,达到内化的目的。
(2)其次,举一反三,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在指导学生阅读时,为了使学生的知识面更开阔些,可抓住文章内容和课外知识的结合点,尽可能做到举一反三,达到触类旁通。
总之,课外阅读是人类的一个全新的生活领域,更是人类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资源和趋势。语文教育要追赶时代,就得超越课堂,带领学生“跃马平川”去开辟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引领学生走进课外阅读的神圣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