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关于发掘中学生写作动情点的建议

作者:王艳华




  [摘 要]本文在分析学生情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对如何有效地发挥情感在思想教育中的先导作用进行探索。
  [关键词]观察 思想 意境 积累 情感
  
  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丰富多彩的思想、情感和词语。”注重写作情感的培养,使学生对所写事物激情满怀,才能调动其他一切写作因素的有效运转,打开写作思路。因此,对于发掘中学写作动情点提出以下建议:
  1.多多观察。
  俗话说:材料来源于生活,生活来源于观察。只有材料多了,在写作文时才不至于不知道写什么,无从下手,所以提高作文水平的基础就是多多观察,积累材料。随着经验的丰富和年龄的增长,学生独立性和主动性有较大发展,情感也在不断熔化、提炼、升华,能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自身的所处环境,对外界的各种影响加以有选择的吸收。教师可以通过自然调动,鼓励学生多去观察、感受大自然的美,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自然界中那赏心悦目的景物既能陶冶人的情操,产生美好的情感,又能使人产生写作冲动。同时,也可以紧扣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情感,让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参与社会生活,调查了解社会,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中学生在学校生活时间长了,觉得学校生活单调枯燥,失去了新鲜感,思维也变得单一、呆板。当他们走向社会,调查、了解社会后,主体意识会增强,而且耳闻目睹,感到非常新鲜,许多事情都能牵动他们的感情,激发他们写作愿望。
  2.注重思想教育、培养高尚情感。
  从个体的心理发展来看,人的情感形成总是由情绪到情感再到情操的。情绪是人们从事某种活动时产生的兴奋心理状态。情绪的表现形式是比较短暂和不稳定的,一般是由当时特定的条件所引起的,具有较大的情景性。快乐、愤怒、恐惧、悲哀、爱好、欲求、嫌恶是七种最基本的情绪。情感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它是一种比较高级的、复杂的情绪。由于它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具有较大的倾向性、稳定性和深刻性,如自豪感、荣誉感、责任感、羞耻心等。情操则是由感情和思想融合在一起,不轻易改变的心理状态,是人与社会的需要有联系的一种深厚的、稳定的、理智的高级情感,如求知欲、爱国心、廉洁奉公等。情感的最高形式是道德感、理智感、美感。高尚的情操,就是各种情感的综合体。中学生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但分辨能力较弱,面对纷沓而至的各种思潮,往往随心所欲不能择善从之,因而思想教育在作文情感教学中首当其冲。教育者对学生爱的情感,不仅可以感染学生,使之产生感情共鸣,而且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亲近感和信任感,保证思想教育信息的输入,增强思想教育的实际效果,同时也可以转化为学生的心理动力,影响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个性发展的方向,以达到教育的目的。在观察的基础上,对多观察的事物要有自己的想法,对蕴涵情感的事物要能发现感动的事情,作文中如果融入自己的感情或者自己独特的见解,就能以情感人,让人看到自己独特的思维,分数自然不会低,甚至作文水平能够上一定的层次。
  3.创造写作意境,启迪潜在情感。
  受到环境、事物、气氛的感染时,人会产生相应的情感,当内心涌起强烈的情感时,便要用文辞表达出来。教师应有意识地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为学生创造“有话可说,有话要说”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捕捉写作时机,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创设情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语言描绘”“实物演示”“声像渲染”“生活再现”“现场表演”等,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之中,使学生情感激越,不吐不快。有些学生在作文时,由于种种原因,有时会出现思路中断、无法选材立意的现象。这时,可创造与之相关的意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投入角色,联想所学知识,启迪潜在情感,渐进最佳状态,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观察、思维,使学生入“境”生情,融“情”入境,带着感情去观察,去深刻体验和感受所观察的事物,以言其心声,不为文造情。经过长期的练习,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情感,语言积累也随之丰厚起来,作文自会大有长进。
  4.不断的积累,丰富生活和情感。
  在课余,学生的精神生活单调普遍不满,希望开展内容健康、形式多样、格调高雅的各种精神文化活动,努力通过各种精神活动来舒展身心,陶冶情操,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有一位老教育家说得好:“思想教育的船,只有借助感情之水,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这真知灼见对于每一位思想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是十分有益的启示,只有对学生施予诚挚之爱,才能点燃心灵之火。无数事实也证明,注重情感,发挥情感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先导作用,不失为思想教育获得成功的有效途径,情感是学生作文的原动力,只有引发学生的写作冲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习作情感,才能使师生在愉悦的写作氛围中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在激情满怀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使作文教学富有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叶奕乾,祝蓓里.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2]江渠.教育理论[M].北京:现代出版社,2000.
  [3]杨昌江.中学作文指导[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0.
  [4]万志勇.作文新突破[M].海口:南方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