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作者:谷红霞




  [摘 要]现在中学生的想象力往往不及小学生或学龄前的儿童的想象力丰富,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既有教育方面的,也有美育教学上的,还有家庭方面的。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一要从培养学生兴趣入手,二要鼓励学生,三要因材施教。
  [关键词]鼓励 引导 创造性
  
  世界著名的教育家、美术评论家奥班恩在《美术的涵义》一书中指出:“每个人生来都富有天才,唯一的问题是,为什么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是那样快地失去了这种天赋,或者说天赋离开了他们。”而这正是现在美术教学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中学生的想象力往往不及小学生或学龄前的儿童的想象力丰富,这主要反映在他们的想象力和表现力中,往往是小学生和学龄前的儿童能毫无顾忌地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眼前看到的一切事物,又能凭自己天真烂漫的想象去创造出生动且又充满趣味的图画;而中学生面对物象却显得过分地拘束,其想象更是枯燥乏味,缺少感受。这种拘束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当前的教育,或者说教师这一环节。而这种现状对于实施美育乃至整个教育体制来说,是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对此,奥班恩先生也清楚地做了肯定的回答:“我的回答是,我们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要对这种状况负责。”
  这种情况的产生有着一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原有的教育体制提出的是“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的方针 ,而在实际教育过程中,逐渐侧重于“智育和德育”的提高,忽略了“美育”的发展提高。又因为美育并不在高考的测试范围,学校在教学上也是一味地追求升学率,忽视及漠视非智力因素或形象思维的开发和培养,这是导致学生对美术的忽视和自身想象力渐次削弱的主要症结。
  其次,盲目地把那些刻板的绘画观念强加给学生,使其产生茫然若失的感觉。因为这些观念与他们的好奇心思变的心理特征是那样的不适应。要知道“儿童在作画时主要凭感受与感觉,感觉中最为可贵的因素就是错觉”(吴冠中《绘画与形式》),儿童(中学生也一样)正是在作画时大胆地表现了由错觉所引起的特殊感受而使他们笔下的物象惹人喜爱,“但它却经常被某些拿着所谓客观真实棍棒的美术教师打击、扼杀”。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家庭的原因,在大潮的冲击下,寒暑假的“才艺班”“和各种各样 “辅导班”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主观的“好意”反而加重了孩子的负担,使得兴趣变成了一种迫使,孩子的积极性也随之荡然无存,甚至产生反感。
  找到了问题所在,又将如何对待呢?笔者认为,第一要使学生产生兴趣。做好一件事情的基础就是对此有发自内心的兴趣,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被动地学习,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反之,学生若有了学习兴趣,也就有了表现的欲望与冲动,学习起来将是非常顺利,事半功倍,教学也就轻松多了。如在上《线的情感》的时候,让学生用线来描绘一样事物,随便什么的事务都可以。要尊重他们的个性,让他们可以按客观去描绘,也可按主观意识去表现,既可以用写实地手法,也可以夸张、变形,画完了还可以在旁边写—下自己的见解。实践证明,这样有利于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他们都能创造出风格各异的画面,令人耳目一新。
  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我以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教学艺术是教师教学主体性和创造性的最好确证。没有对教学模式的创造性运用,教师的上课就容易成为“教教案”“教教材”,而不是“教学生”,教学就难以避免封闭性、机械性,刻板与程式化,就难以避免教师唱独角戏和教师中心,就不可能顾及到学生独特的生命表现和学生提出的非常个性化的问题;学生对此的兴趣和积极性也就无从谈起了。
  第二要适时地鼓励学生,这样会为每一个学生留下成功的机会和希望,对孩子们的—生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鼓励可以是指出学生绘画过程中的某一处的优点,也可以是某一种的想法,更或是一个微笑,一个轻微的手势等等。对于确实存有问题的,也应该先肯定其好的点,再尽量顺应学生的思路进行引导,而非直接的扼杀其思路。从而使学生的绘画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同时也提高学生的信心和积极性。
  第三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个性及特点的不同,分别进行鼓励和引导,使学生能够认清自己的优点和特长,从而使其优点得到更大的发挥,个性得到发扬,这有助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
  苏霍姆特斯基在谈到师生关系时也认为,师生应该是共同探求真理的志同道合者,这就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必须进行平等的交流。他特别强调:“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到另一个头脑去,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
  教师不能把学生的大脑当容器,更不能以知识权威者的身份横在学生面前,而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潜能和个性灵活处理教学活动中的问题,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教师充当的是课堂的组织者,应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创设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建立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相互合作的关系,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树立学习信心,实实在在地作为教学活动的指导者、促进者、鼓励者,使学生愿意将你当作心目中的“大朋友”,愿意与之接近、交流,愿意分享他们的欢乐。在融洽的氛围中是学生更好的提高了对美术的认知,思维的拓展和技能的提升,同时教师也出色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其实,以上的几点是相互依存、不分伯仲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清楚的认识到,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而非教师。教师只有时时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才可能不以教师自己为中心,不会使上课变成“教教条”缺乏生动感;才能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最大程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和灵感。
  
  参考文献:
  [1]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湖南:岳麓书社.
  [2]朱永新教育文集(卷一)[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