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实验室开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
作者:苏安良
实验室开放教学正是当前新课标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我选择、自我调控、自我评价反思、发展自身主体性的过程。实验室开放教学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给学生创设了民主性的学习氛围
基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实验课只是讲“实验”,学生也就是听“实验”,“做”实验题或生搬硬套地做实验。老师怎么讲,学生怎么做,高考考什么,学生做什么,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大大受阻。实验室开放是学校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的学习平台,可使学生在一种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得以学习。实验中,学生做同一实验所采用的器材可以不同,方法可以不同,也可发表不同的见解。比如在《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实验中,学生可以用伏安法来测定,也可以用伏阻法来测定或用安阻法来测定,尽管过程不大一样,但都能测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又如《用描迹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时,有的学生用的是灵敏电流表,也有的用的是电压表,选用不同的器材,都能完成这一实验。
(二)学习目标的制定具有自主性,学习内容具有可选择性
自主学习赋予学生自主确立学习目标的权力,即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制定恰当合理的学习目标。在高中三年的学习中,有些学生喜欢实验课,也爱做实验;有些学生懒于动手,怕实验出错,不愿做实验;有些学生对某些实验掌握的好,对有些实验还没有弄清楚。因此,实验室开放前的准备工作尤为重要,要求教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的学习要了如指掌,对验证性的实验、研究性的实验、测定物理量的实验等按不同类型准备,让每个学生找到“可望且可及”的努力方向,避免统一的学习目标、统一的学习内容所造成的学优生认为目标水平太低“吃不饱”,“学差生”又感觉到高不可攀“吃不了”的现象。“学差生”可以多用些时间来实验室,这样自主制定学习目标,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和维持稳定的学习动机,实现学生差异性发展。
(三)学习形式具有多元性
有差异的学习目标和不完全统一的学习内容决定了学生在学习中不可能采用相同的学习形式。自主学习的学习形式和方法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既可采取自主接受、自主探索的学习形式,也可以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形式。实验室开放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内容去做实验,有些学生喜欢独立完成,有些学生喜欢四五个人合伙完成,这样既可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又可培养学生主动合作、乐于合作、善于合作的良好品质。特别指出的是,几个学生共同完成某些实验,可以增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多向互动。比如有些学生做实验时,贪玩好动;有些操作过程出现错误,把电压表或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错;把打点计时器接到直流电源上;不能按照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而这些问题,往往通过教师指导或学生间互相纠正得以解决。合作学习使学生有机会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自己的努力得到其他人的尊重。当教师参与某一组,倾听学生对某个实验的想法时,学生的“表现欲”得到释放。比如,在《验证碰撞中动量守恒》实验中,学生就提出:在支架上放置被碰撞小球,目的是为了让两个小球碰后都做平抛运动。但从实际操作上看,入射小球离开斜槽末端总要碰到支架上,若把支架调低碰撞又不能在同一水平面进行,小球就不能做平抛运动。如果将实验改进,将被碰小球直接放在斜槽末端(水平)不就更方便了吗?当教师肯定了学生的想法是正确的时,学生的“欣喜若狂”的兴奋劲就甭提了。
(四)学习过程具有自控性
实验室开放使学生做实验有了开放性的空间。但不意味着让学生在实验室随心所欲、放任自流、为所欲为。学生从离开教室到实验室,纪律性有所松懈,教师应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实验室是从事科学实验的地方,不喧不闹,不耍不玩,宁静是最基本的要求;实验过程要认真、规范、有条不紊,要有一种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实验是探索真理、获得知识的过程,实验数据要真实记录,能正确处理数据和误差分析,来不得半点掺假。整个实验从提出方案到操作再到实验现象的出现,都要认真思考,利用自己的思维活动控制实验的进行。学生只有按照上述要求,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学习行为,就能确保学习目标的实现。
实验室开放无疑对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使学生对自己想要实验的内容,以及平时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可当场给予验证,学习有了更大的选择性。但学生学习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引导、辅导作用。教师可主动设疑,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实验;教师应注重启发诱导,使学生的实验过程变为“导”的过程和学生探索发现的过程,教师应从讲台上走下来,与学生共同实验,对学生实验中存在的操作不规范、步骤不严密、数据处理误差大等环节及时指导、更正,以共同提高的态度实施实验;教师也应该注意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的实验内容的实施过程,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尽量进行分层次教学,使不同类型学生在实验中得以提高,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