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创建探究型和谐课堂

作者:王立才




  第斯多惠有句名言:“一个平平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在推崇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今天,要转变教育观念,努力让每一节课成为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范例,使学生既理解概念原理和规律本身,又能领悟科学的思维方法。
  
  (一)以学生为主体,营造和谐氛围
  
  陶行知先生说过:“创造力量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并且使最大多数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为此教师应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把学生当成一个完整独立的人,对他们的每一句话都认真对待,只有这样学生才敢想、敢说甚至独树一帜。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独立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设想。特别是一些创造型学生,在个性行为学习上都有与众不同的表现,如独立行事喜欢提问,别出心裁,不畏权威,敢想敢说等。他们常常不按教师的安排和计划去学习,甚至提与教师不同的观点或看法,对此教师应用发展眼光看待学生,宽容学生,要爱护和培养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探索精神和创造思维,善于用激励的语言、商量的口气、亲切的微笑、信任的目光、肯定的手势,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产生亲切和自豪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
  
  (二)探究学习,注重过程
  
  新课程标准指出,探究式学习方法是学习科学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科学探究过程的一个重要过程,就是做出猜想和假设,猜想和假设的提出并不要求它是否一定跟物理事实一致。因此教师应鼓励全体学生大胆提出各自的猜想和假设,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物理的乐趣。
  例如在学习“摩擦力”一节时提出问题:咱们衣袖在课桌上磨来磨去,衣袖损坏了,那么大家思考一下:衣袖磨损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我们把手放到课桌上,可变换这样几个动作:手帖课桌向前一推,体验一下感觉;手帖宽书包带用同样大小力向前推感觉如何;手帖课桌时增加压力向前推感觉如何;一个指头与四个手指推动时感觉如何……因为这个物理事实跟学生生活太贴紧了,全班同学都踊跃提出了自己的猜想与假设:“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与压力大小有关”“与接触面面积大小有关”“与手推动速度大小有关”“与接触面干湿程度有关”……课堂气氛活跃热烈,学生情绪高涨,为了证明所有猜想正确性,再引导学生经历科学的探究过程。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得出: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大小有关。这样让学生又经历了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科学过程。
  再如探究浮力产生的原因时,提问:物体浸在水中是不是所有情况下都受到水有浮力作用呢?学生猜想回答:是。再提问:真的是这样吗?请看下面实验。去掉瓶底,将瓶底口向下,乒乓球先放入瓶口,再倒入水,请同学们猜测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学生猜测回答:乒乓球一定会上浮。 于是问:真的这样吗?请看下面实验。 教师演示:去掉瓶底,将瓶口向下,乒乓球先放入瓶口,再倒入水,乒乓球在水中不能上俘。学生十分诧异。教师:请考虑此时乒乓球不能上浮原因出在哪里?学生讨论。学生甲:乒乓球下面没有水,上面有水压着乒乓球,所以不上俘浮。教师问:有水就能上浮吗?看看是不是这样。学生乙:用手盖住瓶子口,不让水流出,使乒乓球下面有水,乒乓球立即上俘。教师问:还有其他方法吗?沉默片刻,有学生前来用手在下面用力向上顶乒乓球,乒乓球立即上俘。教师再问:这是为什么?两种做法的效果一样,能解释吗?学生讨论……
  从以上师生合作探究过程证明:实验探究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和培养科学探索精神的重要手段,教师作为一个合作参与者应千方百计就地取材设计试验,做到没有试验不进课堂,让学生在热烈和谐气氛中展示自己,提高能力,陶冶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