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小学美术教学的一点创新

作者:李春艳




  美术教学不是一种单纯传授美术知识技能的技术型教学活动,而是一种旨在提高学生美术和人文素养的人文课程。通过教学,可以使学生渐渐形成一种对自己、对他人、对客观世界的积极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并通过这种态度和价值观的导向,促使学生不断思考人生的目的和意义,不断追求完美的人生境界,其最终目的是发展和完善学生的人性和人格。本文着重对美术教学进行创新进行一定的探讨。
  
  (一)美术技法课
  
  传统的技法课强调画画得好不好,画得像不像。如果一堂课上下来,学生一个都画得不好,一个画得都不像,那么,这堂课就是失败。新课程教学要摆脱这种旧观念,就应该更明确认识到让学生学习美术不是让每一位学生将来都成为画家,而是让他们在美的熏陶下得到更滋润的发展,让学生人人参与,让美术技法课活动化。如学生在学习美术教材《水墨游戏——鸟》一课时,在讲解鸟的头部和身体形状时要求学生画出不同的鸟头和身体,要求后一位学生画的不能重复前一位学生的形状,或者也可以上来演一演鸟的不同姿态,再让学生对不同鸟头和身体进行比较,让学生一起参与活动。通过这一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有益于课堂教学。所以,教师要尽可能采用多种方式,如想象、联想等打破学生的习惯性思维,促使学生进行创新思维,从而使美术技法课活动化。
  
  (二)美术工艺课
  
  小学工艺教学对材料准备的依赖性很强,也就是说,工艺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教师和学生准备的材料。如果没有材料,工艺课的教学就成了“无米之炊”。由于种种原因,不少的孩子不喜欢上工艺课甚至怕上工艺课,不仅仅是因为上一节工艺美术课要准备大量的材料,还因为他们中有不少的同学实在无法达到把作品做成像真正的“工艺品”那样的精致或老师期望的效果。要解决以上问题,就要让美术工艺课教学活动化,即学生既有小组活动,也有个人活动。如美术教材《盒子造型》一课,课前组织学生分组,每组自己推选一名组长,负责安排盒子造型设计,组员各自分工。活动中,学生准备的工具非常多(各种各样的盒子),而且孩子们的创作想象非常丰富,作品表现形式多样:有的用盒子表现变化的房子;有的则用用盒子表现《西游记》中的人物;有的则用盒子表现时装表演;有的则用……孩子们的创造能力和合作能力,要远远超过之前对他们的认识。通过合作活动化的学习,学生会主动的参与到美术活动中。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激活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作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了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
  
  (三)美术创作课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也明白让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优秀的作品的重要性,可是实际运用中往往会碰到比较困难的问题。如有的学生根本不管教师如何进行铺设促其想象,还是“纹丝不动”。引入了活动化教学,就可以在活动中创造情景交融的环境,声形并茂的情境活动更能激起学生情感流动,使之创造出更加完美的图案。
  
  (四)美术设计课活动化
  
  上到美术设计课,美术老师就感到头疼,因为每次设计课不是上的单一,就是学生的想象力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或者是学生怕动脑筋。教师不妨让教学活动化,这样的设计课就很容易出成绩。
  
  (五)美术写生课
  
  传统的写生课常有这样一种情景:在室内面对写生物(心爱的玩具或日常用品或人物或风景图片),有少数学生表现出非凡的热情及想画的欲望,大多数的学生却对写生物嗤之以鼻,认为没有什么好表现的,这就是所谓的兴趣问题。当学生不喜欢这个物体而非要把它画出来时,其结果可想而知。如果写生物引不起学生的兴趣,而又对其抓不住特点时,肯定会影响学生的写生情绪,当抵触情绪存在于学生心中时,就达不到预定的效果,这样的写生课就会死板枯燥无味。如果把学生带到户外进行写生,让写生教学活动化,让他们描绘校园里熟悉的人物、景致,效果就截然相反。如美术教材《动态人物》,传统的上法就是请几个学生上来做模特,然后学生作画,这样的课死板枯燥无味,而且作业效果并不理想。如果改变方法,在讲完之后试着走出教室,让学生去选择作画对象,学生积极性高涨,纪律也很好,而且户外有许多班级在上体育课,学生很容易找到适合自己作画的动作姿态,在不经意间掌握了动态人物的作画方法,作业效果也非常理想,从而使写生课的教学活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