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初中社会课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作者:叶信孝
(一)导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自学习惯的好方法
成功的课堂教学,其首要的因素是“打有准备之仗”,而“读”正是必要的准备过程。在课堂教学中,要还给学生“读”的权利,使学生真正居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感知教材所提供的信息,从而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导读”就是把老师上课讲授为主变为以指导为主,把学生上课以听为主变为学生自己看书探索为主。通过“读”这一环节,可以分清已知,找出未知,明确学习疑点、难点,提高课堂学习的自觉性和目的性。
在学生看书前可先出示思考阅读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仔细阅读课文和有关材料,并在老师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自读,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追求知识的欲望。要注意的是,问题的设计要力求新颖、科学、简洁,尽量减少笔头负担,增大思维分量。如在上《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一课前,首先出示一段新世纪国际综合国力的竞争的材料,根据材料设计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①历史上,你认为中国失去了哪几次重要的发展机遇?②你认为当今中国发展,面临着哪些机遇?③收集资料,分析我国发展面临着哪些压力与挑战?④请你谈谈对当前国际竞争的认识?⑤我国应如何应对新世纪的国际竞争?⑥作为青少年,应该为祖国的繁荣与发展做些什么准备?然后让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后组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问题。通过导读环节,能使学生初步了解新知,从而为学生深入探究新知做好知识储备。
(二)导问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主渠道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布鲁巴克认为:教学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导读环节的设计毕竟是一种强制性的外在要求,而且每个人的具体的阅读心理流程是不同的,单有导读还是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还要适时地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把更多的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如在上《资源“大国”还是资源“小国”》一课时,先让学生阅读一则关于重庆一个加油站加气难的报道,让学生读后说说感受,从而引出我国的资源问题的表现。然后引导学生看课本,在看的过程中,让学生讨论:看课本的过程中,你有什么不懂?联系你平时看到的、听到的、了解到的,或你身边发生的你不懂的提出问题,看哪位同学提的问题更好,更有深度?在深入阅读文本后,学生纷纷问: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为什么也会存在资源问题?怎样提高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为什么中国的资源很丰富,而开发利用得比较少?中国有哪些资源短缺?为了使中国的资源丰富起来,我们应该怎样从身边做起?……当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急需解答时,课堂才能达到知其所需,给其所要。同时让学生自主提问时,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了学生的提问能力,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当然自主提问并不是让学生不着边际地“乱”问,此时教师就有必要提供阅读材料,创设情境,让学生根据课题,借助教学过程的“空白点”提出问题,真正发挥教师“导”的作用。
(三)导答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场地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斯霞老师曾说:“不能因为学生问的幼稚而不予回答,不能因为学生问得离奇而随便搪塞”。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一定要认真对待,同时及时地引导学生探讨、解答。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再是学生知识的灌输者,而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既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把自身的主导作用体现在为学生创造解疑的条件上,帮助学生精读深思,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辨析解答的正误优劣,组织讨论争辩,引导学生朝着破疑的目标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自己去寻求问题的答案,使解疑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开展智力活动,训练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如在学习《走艰苦创业之路》中有关“新时期的艰苦奋斗精神”这一问题时,有的学生就提出:“既然生产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就应该提倡高消费,何必还要讲艰苦朴素呢?”笔者并不急于向学生提供自己的理解和参考答案,而是组织学生讨论,启发学生思考。在讨论中,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其主体作用得以充分体现,培养了学生的快速反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又加深了印象。最后,帮助学生分析追求高消费的成因和危害以及提倡艰苦朴素的必要性等问题,对讨论的方向、内容程序及气氛进行有机地调控。
(四)导评是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兴奋剂
新一轮课改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改变“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使评价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推动器,改变过去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态。而课堂中正确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并及时给予评价者评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自我反思的能力,还大大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在学生自评互判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者的作用,避免“乱”判。如在教学《保护和改善环境》一节内容时,让学生分小组阅读,然后要求大家对如何解决环境问题谈谈自己小组的措施,并让学生评论一下刚才每一个小组的表现。学生们个个踊跃发言:“我认为第四小组的措施最有必要;我认为在刚才的活动中我们第一小组每个成员都很积极参与,且分工明确,提出的措施具体且实施过程符合实际,人人都能做到,我认为我们小组最棒。”在整个课堂上,教师的作用不是独立地去评判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评判,学生在自评互判过程中应经常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修正思考方法和学习方法,以发现新的方法和课题的学习,从而使学生加深在对课程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应有的态度,能力、价值观和行为。
课堂教学中要将导读、导问、导答、导评等环节做到位,教师就必须付出比平时更多的精力,去准备和应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然而,正是通过教师不断检视自己教学行为和教学成效,课堂教学才更具针对性, “按需教学”才不至于变成空谈。“四导”方法的运用,也正是期望通过对“教”的努力探索,使学生能够更好更有效地“学”,这也正是新课程提倡的“教”为“学”服务思想得以实践的一条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