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构建学案导学平台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作者:李庆建




  当今社会是创新的时代,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是主动思维和积极探究的过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就必须把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情感态度潜移化。所以,必须借助“学案”来构建教师和学生间的平台,以学案为载体,来创建积极的、有序的、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尤其是数学教学,更能体现学案导学模式的优越性,发挥最大的积极作用。
  学案是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科学的、有效的教学,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一)数学学案的最佳设计
  
  1.瞄准学生的知识需求,明确学习目标。过去,从教材的编排到教师的教法,都忽视了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忽视了生活实际是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源泉。问题解决是应用题教学的灵魂所在。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就得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过程中学习应用题。所以,要瞄准学生在实际生活背景中产生的实际困难,将其抽象变成问题,进行计算,再应用到实际中去。这样,才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实际操作中,要使学生明确要学什么,从而制定可行的目标。教学目标要具体,要充分利用教材的单元(章节)目标要求,预习提示及课后的思考及练习要求来确定。明确重难点,给学生一定的思维启示,让学生能做到课内有明确任务,课后有复习方向,提高自主学习效率。
  2.立足学生学情,掌握各要素间的结构。
  (1)“问题”的最佳设计。问题是主导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环节中起着决定的作用。所以,问题的设计必须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问题是促使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创造的推动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是构建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的过程。问题设计的成功与否,关键看是否能让学生产生兴趣,是否能引起学生的思考,是否为学生创造了思维空间。教师可结合学情,留给学生大量的观察、操作、实验及独立思考的机会,使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讨论和交流,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
  例如“我市一加工企业加工汽车配件,甲队单独要10天完成,乙队单独要8天完成,丙队单独要12天完成,根据上面的情境,你能解决哪些问题?”结果,学生给出如下答案:①甲、乙、丙三队合做多少天完成全部任务?②甲、乙、丙三队做两天完成全部任务的几分之几?剩下的由甲、乙合做,还要几天完成全部任务?③乙先做2天,剩下的由甲、丙全做,还要几天完成任务……这样,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形成一个个的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
  (2)学法提示。学案给学生提供的学习和研究空间要更自由、更开放,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交流空间的约束,主动地学习和自主探究,让合作学习得到充分体现,让学生知道怎样去面对新知识或难点问题。
  (3)巩固练习。练习是学案中的基本结构,包括识记类、理解类、应用类、创新型、讨论型等多种题目,也可作为课堂内容及例题讲解后的巩固训练。
  (4)知识拓展。包括让学生了解所学内容在考试中的考查方式,以什么形式、题材、材料来设计问题,从而启发学生思维,规范学生解题。还可以是一些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5)课堂小结。由学生来总结所学主要内容和学习感受、心得、收获或提出疑难问题等,以便及时总结得失,弥补知识缺漏。
  
  (二)学案导学在数学课堂中的实施
  
  开展学案导学的主要过程分为三步:一是出示学案,学生自学;二是自学检测,讨论交流;三是精讲释疑,当堂训练。应合理地发挥学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其“有意义学习理论”中指出,学生接受学习的过程不应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应是一个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现行的数学教材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编排的,学生在知识迁移的作用下,具备自主探究尝试成功的条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创造出最佳的教学效果。
  1.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恰如其分地安排好课堂教学容量,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率。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学生主体的特点,体现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的动态教学,根据学生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重视差异,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满足其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这样,才能使学生得到不同发展,让这些具有不同思维特点的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思想。
  2.只有当把对数学学习转化为一种爱好和追求时,教学的最优化才真正体现。合理把握教学的速度和节奏,加强教学的整体性和节奏感,才能更好地增强数学对学生的吸引力。从引入、讲解、巩固到提高,始终要扣紧教学重点,讲求课堂节奏,使学生学习随教学的推进而自然升华,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学生不再是被动的“要你学”,而是主动的“我要学”,真正通过学案找到“自己是学习主人”的感觉。在教学过程中,可创设有趣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自己动手拼一拼,摆一摆,通过自己亲自动手操作感到学习的兴趣。例如,用两个全等三角形拼出几种不同的平形四边形,让学生充分利用学具,结合学案内容,在动手、观察和思考活动中,强化对规律的认识。另外,还可在认知结合部加强同化作用,促进学生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主动发展。
  总之,学案在参与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要跟上指导和服务。教师要利用自己的智慧精点、巧点,点拨到位,让学案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发挥最大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学案导学后的评价
  对学案导学后的评价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展示和其他学生的听、讲、更正、补充、拓展,实现对知识的再一次认识。尽可能多的将学生在预习交流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暴露出来,以待修缮。通过学生发自内心的、主动的、个性化的展示,使尽可能多的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相互欣赏,相互鼓励,创设团结和谐的数学课堂教学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