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刍议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作者:胡 琴




  历史《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为主体,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笔者在多年的历史教学中深深认识到,要让学生产生乐学、善学、巧学的良好心态可以有多种方法,其中创设宽松愉悦的教学情境非常值得一试。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
  
  初中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还处于发育成长的阶段,兴趣是支撑学习的主要动力。因此,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的特定的声像兼备的直观手段,对渲染和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例如,在讲“五四爱国运动”(见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0课)这一节时,笔者将自己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在屏幕上放映。当屏幕上出现了1919年巴黎和会、5月4日北京学生的游行示威、火烧赵家楼、上海工人罢工、中国代表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等等画面时,不少同学的脸上显现出了严肃、愤懑的神色。可以看出,由于信息技术再现了当年五四运动的情境,学生已经意识到祖国的尊严受到伤害,爱国的激情自然而然地在胸中澎湃汹涌了。如果不用多媒体课件的播放,仅仅是教师用有声语言和肢体语言是完全不可能达到这样声情并茂的效果的。同样,在讲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时,在教室前屏幕上放出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的一幅幅画面时,不少学生激动之余,不禁深深为革命先辈那种大无畏的创业精神、献身精神所感动,进一步懂得了中国革命的艰难和今天胜利果实来得不易。在这样的情境创设下,教师能够非常轻松地引导学生进入下一步的教学过程中去。
  
  (二)利用学生疑问创设情境
  
  古人曾经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古希腊鲁塔克说得好:“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创设疑问情境就是要求教师在课上提出疑问,让学生在疑问中思考、在思考中创新,或者鼓励学生不断地质疑,努力让学生敢想敢问。学生有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探索、讨论,也才会有发现、有创造。
  在讲“贞观之治”中的“女皇武则天”时,有学生提出“皇帝都是男的当,女人怎么可能当皇帝”的疑问。笔者认为这正好是个学习契机,于是利用学生的这个疑问留下了一道作业,回去查阅资料,把对武则天的所能了解的情况全部掌握。虽然这样做耽误了一点时间,但是,学生的作业完成得相当出色。有学生甚至查阅了武则天从进皇宫以来到称帝到晚年的大事,由此真正了解了书上所说的这位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的“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伟大政绩。学习《辉煌的隋唐文化》“世界艺术宝库莫高窟”时,有不少学生对莫高窟有一千多个洞窟表示怀疑,说:“这么多的佛教故事,这么多的载歌载舞的仙女,需要多少能工巧匠,用多少时间去精心雕琢?”笔者利用学生的疑问产生的无比浓厚的兴趣和困惑怀疑的情境来进行教学。先用投影仪放映著名学者余秋雨的散文《莫高窟》的精彩片段,用多媒体播放了莫高窟的一个个实实在在的画像。莫高窟里大量精美的壁画和无数形象生动的彩色塑像,加之美妙轻松的音乐让学生真正了解了莫高窟的绝世珍宝及其无与伦比的艺术价值。实际上这种情境设置已经部分地诠释了课文的内容,但又比老师的讲解要生动形象得多,消除了不少学生先前提出的疑问。
  
  (三)利用活动课创设情境
  
  创设活动情境能够更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和他们的聪明才智,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思维,通过活动他们会学得更主动、更投入。
  在组织活动课《历史画配文——话说<清明上河图>》”时,笔者将活动课分成四步进行。第一步:全班观看《清明上河图》,学习《清明上河图》的说明文字,讨论画面所反映的历史信息;这一步通过观看讨论,激发学生强烈的活动欲望;第二步:根据各人的爱好特点,全班组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都配有画画好的、作文水平较高的、字写得好的学生,然后各组自行选定一幅画面并为其配写文字;第三步:考虑文字部分的文体,可以是解说词、小故事、人物对话等,要求展开合理想象,有一定创意;第四步:举办《清明上河图》画展,展示学习《清明上河图》的收获。这样的活动每学期都要开展2~3次,目的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生动活泼地学习历史,改变过去那种被动接受知识和死记硬背历史的学习方式。
  历史教学中的创设情境是为教学设置一个和谐轻松的环境,是为教学服务的,当然也是与教学密切相关的。需要注意的是情境创设是辅佐,不是主体,不能为了创设情境而大肆渲染铺陈以致于占用了大量的时间,挤掉了主要的教学内容,这种喧宾夺主的做法是得不偿失的。
  创设情境有利于学生消化课文内容、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凸现。因此,在历史教学中,重视情境设置对教学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