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低年级形近字区分方法之我见
作者:卢金美
(一)在对比中进行区分
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对于比较形象的、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加以区分的形近字,可让学生在对比中进行区分。如“喝”与“渴”就可采用此法进行区分。首先提出问题:我们口渴了,最需要的是什么?我们喝水时要用什么喝?接着引导学生说出:“我们口渴了,最需要的是水;我们喝水时要用嘴巴喝。”最后加以小结:因为我们口渴了,最需要的是水,所以“渴”是三点水旁;因为我们喝水时要用嘴巴,嘴巴就是“口”,所以“喝”是口字旁。类似“拍(怕)、蓝(篮)、跑(抱)、跳(挑)”等形近字都可在对比中进行区分。
(二)在体验中进行区分
亲身经历总是让人难以忘怀,对于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形近字,不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加以区分。如“蜻、请、晴、清”的区分,可以让学生去了解了解蜻蜓,请一请客人,找一找晴天与阴天的区别,看一看清清的河水,从而让孩子们明白:蜻蜓是昆虫,蜻蜓的“蜻”是虫字旁的“蜻”;请人要有语言,请人的“请”是言字旁的“请”;晴天有日,晴天的“晴”是日字旁的“晴”;河水清清,清水的“清”是三点水旁的“清”。最终让学生在体验中准确区分这些形近字。类似“盯、叮、钉、灯”之类的形近字采用此法进行区分,效果不错。
(三)在儿歌中进行区分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识特点和汉字的构字规律给形近字编一些儿歌进行区分,既有趣味性,又有思考性,学生喜闻乐见,区分效果也不错。如区分“辨、辩、瓣、辫”时,借助儿歌“中间有点仔细辨,中间有言来分辩,中间长瓜花瓣儿,中间丝线扎成辫”来进行;区分“棉、绵”时,借助儿歌“木棉花开朵朵白,纺成丝线软绵绵”来进行;区分“绕、烧、浇”时,借助儿歌“一根丝线绕呀绕,一把大火烧呀烧,三点水儿把它浇”来进行。类似“池、地、驰”、“密、蜜”、“洒、酒”等形近字都可借助儿歌进行区分。这些儿歌,虽然有些经不起推敲,但却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区分识记不少形近字。
(四)在图形中进行区分
图形比较直观、形象,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看图既可会意,又能揭示简单的字理,对于区分象形类的形近字很有帮助。在区分这类字时,可采用“图画—古文字—现代汉字”几个步骤来进行。如“日、目”的区分就可借助图形来进行:先画出太阳、眼睛图,接着简单地给学生介绍日、目两个汉字发展的历史,告诉学生:远古时代的人没有汉字,他们为了把自己的生活经验传给后人,就把这些事物画下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讲解的同时出示日、目的古文字),经过很多年的发展,这些字就演变成了现在的汉字(讲解的同时出示日、目的现代汉字)。事实证明,在图形中区分形近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全面地调动起来,视觉、听觉、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全部得到发展,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五)在“加加、减减”中进行区分
低年级教学中经常会用到“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来使学生区分形近字。如“辛”与“幸”,可抓住上半部分的不同,用“一点”和“十分”辨析字形;用“辛苦”和“幸福”两词体现字义,并编成儿歌“辛苦一点,幸福十分”构成形、义联系。类似 “大、天、太”、 “十、干、土、士”等形近字都可采用此法进行区分。
当然,教无定法,形近字的区分也是如此。只要学生在教学中正确把握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坚持实践第一,坚持按教学规律办事,灵活运用汉字的造字法则及内在规律,科学合理地选择教法,便可使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牢固地记住形近字的字形,正确理解字义,读准字音,同时还可促使学生辨析判断能力日趋精细化,从而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达到新课标提出的识字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