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课改后的语文教学要脚踏实地
作者:吴成林
这是一个很值得注意的问题。语文课改课要教什么?怎么教?很明显,“教什么”放在首位,“怎么教”位居其后。换句话说,一堂语文课,首先考虑的绝对应该是教学内容而非教学方法。如果没有合适的教学内容、正确的教学目标,无论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玩什么花样,搞什么创新,都不能说是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另外,语文课不同于其他课程,其他课程学的不是文本本身,而是文本所负载的内容,惟有语文课,主要不是学习文本内容,而是文本本身。以此审视一些老师的语文课改课,就会发现严重的自我迷失:不让学生品味语言,不让学生朗读课文,不去培养学生的语感,把语文课上的像音乐欣赏课,像美术鉴赏课,像小品表演课,像思想政治课……如一位教师在执教《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时,将教学目标定位为“通过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及说明所涉及的生物学、物理学、植物学、进化理论、自然选择、人工选择等六个方面的了解,让学生通过实例切实地体会到自然界大千世界变化无穷的奥妙。”很明显,这个定位是非语文的,是典型的“不教文本本身”,而教“文章所负载的科学知识”,结果学生花了很多时间去收集有关花卉的知识,课堂上欣赏了各种各样争奇斗艳的花儿,听了美妙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歌曲,也明白了什么是“人工选择”,什么是“自然选择”。课堂是热闹了、创新了,但“语文”的味道消失了,语文课变成科普知识课、花卉欣赏课。
(二)讨论应避免认识的肤浅
新课程提倡“合作”的新型学习方式,但许多老师把“合作”简单的理解为“讨论”,认为“无讨论”的课不能称之为“课改”课。因此有问题讨论,没有问题也抓一个问题来讨论;简单的问题要讨论,复杂的问题更要讨论;全班讨论,大组讨论,小组讨论,把课堂搞得热热闹闹,气氛活跃。“学生主体”得到了尊重,“合作学习”得到充分体现。但实际情况却是:有的组七嘴八舌,泛泛而谈,漫无边际的闲聊;有的组是一个优生在发言,其余当听众;有的组一两个学生争来争去,差点要打起来了;有的组干脆沉默寡言,无人开口……老师则是面带微笑充当看客。几分钟的讨论过去,老师对讨论的总结是:张三对,李四不错,王五也很好……语文课的问题讨论成了永远没有结论的讨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仍旧是肤浅而模糊的。
语文课课改非得贴上“讨论”的标签吗?其实,许多语文老师都知道,学语文有时“沉静”比活跃更重要,让学生在“沉静”中用心去悟,去贴近、融合、揣摩、感悟文本。“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只有在这种静读中,学生的思维才能自由放飞,个性解读才能产生。那种紧锣密鼓的快速讨论,是不太可能催生出深刻的认识、个性的理解的。因此在语文课中更应强调“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一下”,“大家先静静的想一想”,而不是一味的“请大家开始讨论”。
(三)泛化的自主必将导致无主
长期以来,学生一直进行“他主”的、被动的学习,缺乏独立的见解与主张。基于此,新课程改革提倡以弘扬人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
一些语文老师喜欢走极端,要倡导自主学习,自己在课堂上便不敢多讲了,惟恐侵犯了属于学生的自主空间。所以,课堂上就让学生一味地读、翻来覆去地读、变换方式读,以求所有问题都在读中、议中自行处理和解决;或者漫无目标地让学生自由地学习所谓的“你喜欢的段落”,把好端端的美文搞得支离破碎,学生学得一盘散沙,失去了阅读教学的整体性;或者滥开发课程资源,在课堂上让学生过度地引用、交流、学习课外资料,致使“教学重点突出”这一课堂教学保底要求都得不到落实;甚至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由学生去主持,学生去查找资料,学生去自主完成对课本的理解,自己退出了教学的舞台,当上“不管部长”……其结果都可能是,极少部分同学达到预期目的,大多数同学处在“无主”状态。
新课程的理念是先进的,错在很多老师理解得太肤浅,在实践中有表面化、形式化、绝对化的倾向。长此以往,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语文教学的质量,削弱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导致学生语文素养低下,使语文教学重新招致“误尽苍生是语文”的指责。语文课改要回归课堂教学的“自然”属性——返朴归真,只有真的课改课才最有价值。